DSC08908.JPG  

這篇會稍微介紹的比較詳細一點。

因為這是非常適合仔細品味的寺廟,就連如此緊湊的跟團行程,也停留了快三小時。

早上參觀完部分大環圈神殿群,享用午餐,體驗了睡午覺的特別行程

柬埔寨的中午真的熱,陽光又強到拍照會是一片白,其實睡覺是一個不錯的計畫。

 

吳哥地區古蹟名稱充滿著許多的誤會,包括明天要去的「女皇宮」,

根本就只是高僧隱修的寺院,而非王妃居住的宮殿,

所以後來大多的古蹟名稱都用音譯的方式來表達。

很有名的「吳哥窟」(Angkor Wat),這也是一大誤會。

讓我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以為有個山洞中的大佛之類的。

下面這張是比較接近我的吳哥窟想像圖........XDDD (退伍後真的一直胖耶...)

 

Angkor直譯出來是「城市」,音譯「吳哥」,

Wat是「寺、廟」的意思,前人誤譯為「窟」,一直誤用至今。

Angkor Wat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城中之寺」。

為與大吳哥王城(Angkor Thom,Thom是大的意思)做一區別,

Angkor Wat被暱稱為小吳哥或吳哥寺。

但大吳哥城裡面,已經有一座重要的巴揚寺(Bayon),就是充滿微笑高棉的那間

因此應該巴戎寺才是真正的城中之寺。

螢幕快照 2012-02-12 下午2.47.12.png  

借一下google map衛星空照圖,從地理關係來看,小吳哥(左下方小的方形)

並不在大吳哥城裡(左上方大的方形),而且他擁有獨立的護城河和四邊的城門,

或許更適合看做一座城市,那這樣就可以說是「城中之城」了。

 

護城河包圍著的是第四層迴廊。(越靠中心的迴廊數字越小)

小吳哥的護城河,東西方向長1500公尺,南北方向長1350公尺。

190公尺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因此小吳哥比其他吳哥古跡,保存得完整。

護城河看起來不覺得是純粹為了防衛功能,除了乾雨季的蓄水疏洪外,

在建築上更凸顯了印度教的宇宙觀:「宇宙初創,須彌山是從水的混沌中浮現的」。

螢幕快照 2012-02-12 下午2.47.57.png   

從空照圖欣賞會對當時的建築水準感到驚奇,設計與排列皆經過精密計算與測量,

可說是古典建築均衡與對稱的極致表現。

從平面走過去則會感受到他的壯觀。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眾神廟裏選中小吳哥,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小吳哥也是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國旗上。

DSC08378.JPG  

我們參觀的方向就是從西方的引道前進,這個引道寬度12公尺,架高約1.5公尺

如此設計把參拜者的視覺一直引導至最遠端,更顯得塔廟的高聳。

DSC08725.JPG  

第四層迴廊出入口就有五座門樓,以正中央那座最為高大,僅供國王和皇室成員用,

兩側較低矮的是官員進出口。

而畫面最外兩側的門樓最低,為一般人和大象進出口,

為了使大象得以進出,所以這個門樓沒有階梯。(可能要點原始圖放大才能稍微看到一點點)

觀光客現在大多也自行升格成官員或國王,從靠近中央的門進入。

DSC08730.JPG  

引道的兩側常有蛇欄杆,就是前面提到過的七頭蛇神那迦「Naga」。

DSC08736.JPG   

第四層迴廊的一角與阿普莎拉仙女雕刻。

DSC08733.JPG

DSC08738.JPG

DSC08742.JPG

DSC08744.JPG   

第四層迴廊進入第三層迴廊有很長的一大段路要走

因此再來張空照圖來打發時間(?)

螢幕快照 2012-02-12 下午2.55.18.png  

可以看到左側有引道兩旁的藏經閣建築,

以及北邊和南邊個有一個池塘,南邊在乾季已經接近乾枯,

北邊池塘則是拍日落日出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時導遊豆豆很果斷的說,回來再拍倒影人會少非常多!只好相信他的繼續前進~

平面觀的藏經閣~

DSC08746.JPG  

柬埔寨神廟常見獨立的長方形建築,通常兩兩一組,

位於主體建築中軸線的兩側,相互對稱。藏經閣的實際功能至今不明。

根據發現的記載,藏經閣可能是在建築大型神廟時,作為設計時規劃和討論的場所,

同時也是雕刻基石碑銘的地方。以前或許也曾收藏以草葉所書寫的宗教書籍。

DSC08743.JPG   

不過遠距離只有看到三座塔廟,到底傳說中的五座塔廟到底在哪裡呢?

其實就是因為第一層圍牆內的塔廟是方形的,如果正面看就會被擋住兩座

側面看就可以看到五根狀似玉米(其實是蓮花花苞)的五座塔廟了。

DSC08748.JPG   

終於踏進了第二層迴廊,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

在祭壇頂部矗立著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山是人通往神界的通道。

DSC08755.JPG   

DSC08762.JPG

其中又以高42公尺的中央塔廟為最高,離平地約65公尺。

想前往頂層,雖然高度只有13公尺,但陡峭坡度卻達70度,

艱辛的攀爬代表要進入聖地勢必經過辛苦的歷程。

DSC08754.JPG 

塔廟(prasat)在柬埔寨神妙的建築是特色和重點。

高築在基台上,外部飾以繁複的浮雕和立像。象徵印度宇宙觀裡崇高的「山」。

DSC08763.JPG

DSC08770.JPG

DSC08780.JPG   

上層平台的高度約為下面那層平台的兩倍大,但表面積只有下層的一半,

因此由下往上仰望,下層平台就不會遮蔽上層平台。

而且為了使建築不顯得前傾,上層建築比下一層的中心都稍微往東邊移動。

因此人們從西邊的正門看起來,顯得較為高大,也因此西邊的臺階不如東邊臺階陡。

DSC08822.JPG 

不過為了考量遊客的安全,也為了保護古蹟。

現在要上第一層迴廊,必須要由加裝木梯的這個方向排隊上去參觀。

(雖然安全許多,但好像也喪失了些樂趣)

DSC08805.JPG
 

DSC08767.JPG   

有樓梯真的方便很多,但是下來時還是有點怕怕的就是了XD

DSC08800.JPG

DSC08804.JPG   

要登上第一層圍牆內的樓梯前有人在管制,

不要穿無袖上衣、短褲要過膝蓋,不可戴帽子,還有些其他規定請見圖示。

DSC08764.JPG   

需排隊入內,還好沒有排很久就輪到我們了。

DSC08760.JPG   

登高之後,就可以俯瞰整個附近的平原,甚至可以看到熱氣球呢!

DSC08785.JPG

DSC08790.JPG

DSC08791.JPG  

不過因為是在一個田字型的框框裡移動,每一邊都長得差不多

所以我到處拍照時,只注意順光和逆光的角度,很快的就迷失了方向。

DSC08769.JPG   

那麼就在這裡用照片介紹些歷史典故吧~

不想看的人可以看圖就好了,是一系列我自己拍的很爽快的人物照XDD

DSC08782.JPG   

吳哥寺約建於1113-1150年間,

蘇利耶拔摩二世(意為「太陽寶座王」SuryavarmanⅡ)的統治時期。

當年高棉的真臘王朝盛世的繁榮,

北自中國雲南邊界,西至孟加拉灣,東面至越南海隅,是東南亞最強大的帝國。

 DSC08795(2).JPG  

DSC08796.JPG

DSC08803.JPG  

DSC08795(5).JPG       

由於印度教認為善惡行為附著於個別存在的「阿特曼」(意為「我」)身上,

而人類就在善惡中不斷地輪迴,反覆地死亡,

所以只有把死亡切斷才是真正的解脫,而解脫的方法便是與神結合為一。

因此吳哥王朝的國王會在生前決忠實地祭祀神明,為祂建造寺院,

目的就是希望死後解脫個別存在的阿特曼,而與神合為一體,成為真正的神。

所以國王就是寺廟中所供奉的神之化身,

因此「神王」信仰便是吳哥王朝中,諸王建造這些偉大建築的原因。

DSC08795(7).JPG 

小吳哥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為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

在第三和第二層迴廊間,也有一小段的田字型,(空照圖左邊那個田字型)

這邊被稱為「千佛殿」,就曾置滿上千尊的佛像。

螢幕快照 2012-02-12 下午3.20.03.png  

千佛殿田字型的一角,四周環繞迴廊,其地面比十字迴廊低約一米,

原為水池,現不蓄水。導遊好像有提到可做淨身沐浴用?

DSC08855.JPG

石柱底部阿普莎拉仙女的浮雕,一些柱身和柱牆還殘留深紅色的塗漆,

由此可窺見八百多年前吳哥窟全盛時期之輝煌景象。

不知道是誰開啟了摸完會有好運的說法,所以這裡被摸的特別光滑,導遊說都變小了。

DSC08858.JPG  

其實吳哥的寺廟,很常會發生一些奇怪的組合,也多半是因為當政者信仰不同。

比方說這裡看到佛陀像,待會會在離開時看到毗濕奴像。

DSC08789.JPG

DSC08793.JPG   

窗戶有著裝飾性的直葫蘆欞,明窗之間或假窗之間的牆壁,

裝飾著頭戴金冠,足帶金鐲的女神的浮雕。

DSC08810.JPG

據統計,吳哥寺裡的阿普莎拉仙女多達1500尊,光髮型樣式就有36種。

阿普莎拉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待會在攪拌乳海裡提到囉~

如果你仔細看,每座仙女個有不同的時尚呢!

DSC08809.JPG

DSC08821.JPG

 DSC08824.JPG

 DSC08838.JPG   

還有肚臍環的(誤)

DSC08828.JPG   

還有吃冰淇淋的(大誤)~她拿的是鏡子啦!

DSC08831.JPG   

可以在這些仙女看見維修前和維修後的痕跡。

DSC08751.JPG 

有些仙女則有搽上一抹口紅。

DSC08794.JPG   

在第二層平台,導遊又發揮他攝影指導的專長,

讓我們來拍經過夕陽加持金黃色的第一層五座塔廟

而且此時遊客也瞬間少了很多,整個拍起來好容易又漂亮,不得不佩服他。

DSC08836.JPG  

DSC08838(1).JPG 

DSC08846.JPG

DSC08845.JPG

DSC08850.JPG

時候也不早了,導遊這時候讓我在迴廊稍微坐下休息

他要講一個故事給我們聽,

當下只聽到魔王、猴子、搶老婆,其實是一整個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後來才知道這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 中的故事)

DSC08851.JPG 

原來講故事是因為我們要去欣賞第三層圍牆的淺浮雕。

第三層圍牆上的四面長廊,總共八幅大型浮雕連同周圍的精緻雕像,

為吳哥雕刻藝術的代表,長達六百公尺,高約2公尺的浮雕群。

壁畫的內容主要是描繪毗濕奴及其多個化身的故事。

內容多半取材自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和「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

出場人物眾多,許多英雄還是神祇的轉世,彼此間有着複雜的因果關係。

所以也就不要怪我了,後來根本不知道自己拍這些浮雕是哪位XDD

DSC08860.JPG

DSC08879.JPG     

觀賞壁畫必須維持畫作在行進方向的右側,至今印度教的宗教儀式,仍維持這樣的傳統。

只有在進行葬禮才會反向而行,吳哥寺的浮雕故事的進行方向,似乎支持這是陵寢的假設。

 

八幅大型浮雕之中,以西面、南面、東面的浮雕最精彩:

但因為時間的關係,且導遊考慮到光的方向,

所以只有帶我們看西邊和北邊,淺浮雕沒有光真的會黑鴉鴉一片不知道在幹嘛。

 

不過最有名的壁雕應該是東面的“乳海翻騰”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之前提過很多次,之後還是會提很多次,乾脆現在順便介紹一下~

至於圖片則是這幾天看到的綜合,請大家將就一下。

(仿製壁畫,拍攝於某飯店餐廳XDDDD)

DSC09787.JPG   

畫中描述乳海之下藏有長生不老藥,起初神仙與阿修羅各自爭奪,但大家都無法成功,

後來保護神毗濕奴 (Vishnu) 促成神魔訂下合作盟約,進行攪海取藥的工作。

辦法是把神蛇Vasuki的身體盤繞著曼荼羅大山,大山作為攪海的杵,蛇作為攪杵的攪繩,

阿修羅持神蛇之頭,神仙持神蛇之尾,旋攪乳海以取長生不老甘露,

88位善神和 99位阿修羅合力轉動蛇身,令乳海滾動翻騰而拋出長生不老藥。

(善神資料照,拍攝於南城門,他們看起來像在拔河,但是是在攪拌乳海喔!

DSC09678.JPG  

(阿修羅資料照,拍攝於南城門)

DSC09679(2).JPG  

經過千年的攪拌,乳海終於蒸發殆盡,出現14樣寶物(包括神明和仙女),

包括阿普莎拉仙女、因陀羅神的座騎三頭象愛羅婆多(Airavata)、

毗濕奴的神妃拉克希米(Lakshmi)、五頭馬、世界上第一隻母牛......等等,

當然還有大家最想要的~長生不老甘露。

善神取得甘露後違背諾言不願分給阿修羅,

名為羅喉的阿修羅企圖行竊取得,化身為善神排隊也喝了一口甘露,

甘露還沒喝到肚子裡,停留在喉嚨裡時,天上的日神及月神看出冒牌貨,

立刻向毗濕奴打小報告砍下羅喉的頭。

羅喉的身體馬上死去了,但頭部已經喝了甘露得以長生不死。

他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報告,害他功虧一簣,

於是追著日神及月神,偶爾把祂們吞進喉嚨中,但因為喉嚨已經被砍斷了,

所以吞進去的日、月神還是會跑出來,這便是日蝕和月蝕的原因。

 

其實這個故事真的不是普通的長,我講的算精簡了= =

至於這個故事為什麼來吳哥這麼重要呢?

因為很多古蹟都有刻著這故事的一小段,

就連第三天晚上要去看的歌舞秀也會提到。想不知道都不行啊~在此一次說完~

 

接下來要介紹另外一個故事,這個就有圖來說明了

但我忘記了大部分拍這張照片是為了什麼,導遊說拍我就拍的結果就是這樣……

 

我們參觀的是西面名為楞伽之戰(Battle of Lanka),

描述著印度教史詩《羅摩耶那》(Ramayana) 中的故事。

創造神大梵天(Brahma)、破壞神濕婆(Shiva) 和保護神毗濕奴(Vishnu),

他們掌管宇宙的一切。雖然他們各自都擁有無上的能力,

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敵人,一個擁有十頭二十臂的魔王拉伐那(Ravana)。

(他站在獅子所拉的戰車上,舞動著多樣武器)

DSC08881.JPG   

為了消滅這個敵人,毗濕奴決定要降生人間,投胎為印度阿育陀(Ayodha)的王子羅摩(Rama)。

羅摩具有完美的人格:善良、正直、勇敢、忠誠。

而且因為得到天神的庇護,賜予他各種各樣神兵利器,所以他能夠殺死兇惡的妖魔鬼怪。

但就在他要成為王儲的前一天,遭到嫉妒他的人暗施奸計,

迫使他跟妻子悉妲(Sita)和弟弟拉斯曼(Lakshmana)離開王宮,流放到森林。

在森林裡,惡魔拉伐那(Ravana)貪圖悉妲的美色,趁羅摩兩兄弟出外打獵時,

把悉妲擄劫到到自己的王國楞伽島(Lanka)去。

羅摩日以繼夜追尋希妲的下落,後來得到猴王須里婆(Sugriva)、神猴哈奴曼(Hanuman),

再加猴子們和熊的幫助,

用樹木和岩石在大海之上築起了一條超過七百哩長的大橋,渡海去攻打楞伽(Lanka)。

大戰一場之後,最後羅摩殺死魔王,並救回了愛妻,最後重回阿育陀國,重掌王權。

DSC08861.JPG  

這個故事還有小爭論的地方,有人說惡魔居住的楞伽(Lanka),其實就是斯里蘭卡。

而由美國太空總署的空照圖,竟然真的可看到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的海底,有造橋的遺跡,

「羅摩之橋」能否引證印度史詩內容為歷史事實?引起諸多討論

 

壁畫中的猴子們勇敢的戰鬥,甚至把阿修羅們直接抓來吃。

DSC08865.JPG   

DSC08873.JPG    

可能是猴王?有人說這也影響到了西遊記孫悟空這個角色的形象。

DSC08866.JPG   

雕刻的人物在戰爭中誇張的動作,很顯然的來自東南亞民間傳統的舞蹈,並非真實生活的動作。

DSC08880.JPG 

看座騎猜上面是毗濕奴吧…如果下面那是神鳥迦樓羅的話

(嗚~猜的頭好痛~不要再逼我了~~~~)

DSC08877.JPG   

充滿雕刻的迴廊,自己就是很好看的一個景點。

DSC08884.JPG  

DSC08888.JPG  

離開前發現附近有許多猴子,導遊說這些猴子都是受保護的。

(不由得亂猜是不是因為幫忙打架有功的緣故XD)

DSC08895.JPG 

DSC08896.JPG   

外國辣妹餵香蕉~真是幸福的猴子(喂!)

DSC08897.JPG   

位於第三層迴廊,南邊供官員進出的門樓,供奉一尊毗濕奴雕像,高四公尺,

是一塊完整砂岩雕刻而成,曾歷經多次復原整修。

神像的頭部還曾在1980年遭民兵偷竊,還好後來四年後追回置原處。

推測這尊毗濕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吳哥寺頂層中央塔廟內,在吳哥寺改佛教後搬來此地。

DSC08941.JPG   

就在此南邊官員門樓的南側,有一尊阿普莎拉仙女浮雕,

是寺廟內獨一無二露齒微笑的仙女。

DSC08938.JPG

DSC08939.JPG   

吳哥寺是坐東朝西,其他吳哥地區寺廟則是朝東。

至於為什麼朝西,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它是陵墓而不是寺廟。

也有人認為它的東邊是暹粒河,很難有空間朝東,因此改朝西。

也有人認為是為了崇敬祖先而面對巴肯寺。眾多猜測卻沒有定論。

 

一些學者認為,吳哥寺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

1.根據考古學家研究,印度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

2.畫廊浮雕逆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3.畫廊中蘇利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之意。

 

我們不用去思考為什麼到底要朝西邊,但因為這樣的特色。

這裡因此成為了很好看日落和日出的地點。

第二天的下午在這裡拍了很棒的日落,果然導遊剛剛說的沒錯

現在根本沒有人和我搶池塘倒影。

DSC08905.JPG 

我還很無聊的開啟了各種模式來拍拍看 XDD

DSC08914.JPG

DSC08915.JPG

DSC08917.JPG

DSC08918.JPG    

阿斗仔很悠哉的對著護城河看夕陽。

DSC08942.JPG   

走了一整天的新鞋子完全報銷…右邊是擦鞋前,左邊是擦鞋後,吳哥地區可謂塵土飛揚。

DSC08970.JPG   


導遊安排第四天早晨去看小吳哥的日出

連續兩天早上六點起床,第四天居然還要五點就起床,好想哭喔T_T

五點半集合,六點到達小吳哥,導遊跟大家約好七點集合後就解散。

用手電筒摸黑走上前兩天才走過的引道

是個很難得的經驗,邊走還邊怕自己會掉到護城河裡面……

由於沿路的置高點都被人佔滿了,才知道導遊已經很仁慈了,五點起床算是晚的了。

 

最後決定還是來到池塘邊,不過……池塘也是一個很難拍照的環境

特別是現在大家都在用數位相機的時代,根本就是互相干擾測光構圖的一個環境啊

DSC09400.JPG   

至於我的Joby小腳架,初登場就失敗了……

因為池塘邊佔滿了人,也沒有高一點的欄杆可以綁,

所以全部都還是用手持的方式拍照,挑戰快門~

(小Joby:「不~主人,我失敗了~~~」 主人也覺得很沮喪)

DSC09467.JPG   

來池塘是要拍五根玉米的倒影,但池塘邊的民眾也形成了有趣的倒影

DSC09417.JPG

DSC09429.JPG   

接下來就讓大家欣賞一下日出的天色變化吧~就不多說什麼文字了~

DSC09363.JPG 

DSC09372.JPG 

DSC09392.JPG


DSC09394.JPG  

DSC09423.JPG

DSC09431.JPG

DSC09446.JPG   

大概在06:45分左右,太陽終於突破了圍牆而露出臉來。

導遊說我們算是這幾天很幸運的了!

DSC09457.JPG

DSC09459.JPG
  
DSC09462(1).JPG

DSC09462(3).JPG

DSC09461.JPG        

不過真正幸運的人是在春分時來,可以看到太陽在中央塔的頂端。

(這又讓我佩服建造者的設計了!)

DSC09470.JPG 

好像看什麼煙火秀結束了一樣,人潮全部都往外衝。

可以的話,小吳哥最好還是下午來,拍照比較順光好看,而且可以拍到金黃色的塔廟喔!

DSC09465.JPG

DSC09476.JPG  

天啊~我寫完了!!!!這根本就是大長篇 ==

 

下篇預告,應該也是會分兩篇來寫吧。

明天上午要去較偏遠的女皇宮「班蒂斯雷」、羅洛士遺址群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柬埔寨吳哥五日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503431

 

 

 

 

arrow
arrow

    sul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