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參加了導遊推薦的按摩行程兩小時,含車資小費共22美元/人。
按的怎麼樣呢?其實我不知道,因為我睡著了剪頭髮我都要忍耐了,何況是躺著兩小時不動。
這幾天都好早起,然後爬上爬下的,不好好休養一下怎麼行?
上圖一樣是今天早上的行程順序,A是飯店,可以看得出來今日拉車時間稍長。
B是這篇主角女皇宮,CDE是下午要去的羅洛士遺址群
看起來也不過40公里的路程,居然開了快一小時才到達。路況不是很好是主因,路也頗小一條。
早上的第一站是B. 女皇宮Banteay Srei「班蒂斯蕾」
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
女皇宮下車集合處,有著開的嬌豔的睡蓮
Banteay Srei意為「女人的城堡」,1914年法國人在叢林中再度找到了這精美小巧的建築群,因為格局小巧,
建築裝飾的華麗,特別是女性雕像的嫵媚,便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古代吳哥的王妃宮殿,建築就被定名為女皇宮。
1936年找到石碑銘記,確定這群建築不是國王所建,而是兩位婆羅門階級的地主兄弟所建,也沒有王妃居住過。
兩人具皇室血統,哥哥還曾擔任闍耶跋摩五世的國師。
本來以為使用粉紅砂岩,卻可以雕刻如此的精美,應該屬於吳哥遺址中比較晚期的作品,
沒想到基石碑銘卻證實其建築時期比估計的早了至少兩百年!
也就是距離由磚造改為砂岩的巴孔寺(待會會去)才約一百年,磚雕卻已轉化成不可思議的石雕工法了。
不過,這裡的確多了許多可以讓人誤會的地方,像是許多門框的高度只有108公分,寬度30公分,
幾乎沒有實際的功能,似乎只是為了裝飾而存在。
建築門楣上圖案華麗的雕飾像女子頭上的花冠,也難怪會讓人誤以為是女人居住之地。
這裡有一張圖表,這幾天講這麼多拔摩X世,相信有真正在看我文章的看倌,應該還是全部都混淆了才對。
其實我也是一樣,尤其是在30度高溫的日頭下,了解吳哥歷史的美妙,真的是相當痛苦的事情(我比較想照相)
所以基本上這些觀念都是回國之後才來重建的。
左邊那個X世我們就先跳過,把圖留在這裡,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對照。
右手邊則是廟宇建立的順序,我只提我有去的部份。
西元800年 巴孔寺-普力科寺(這兩間是待會要去)
西元900年 東美朋(昨天)-變身塔(昨天)-女皇宮(現在啦!)
西元1000年 塔高寺(今天下午)-空中皇宮(明天)
昨天去的小吳哥和今天下午會去的塔瑪濃是1100-1150之間的建築,
至於其他的名勝景點,幾乎都是微笑國王的作品,那是1150年之後的事情。
所以,考古學家會這麼吃驚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居然不是吳哥後期的建築。
此廟最令人讚賞的是竟能將堅硬的石塊,如雕刻木頭般琢磨出層次分明的精細作品,
不論門楣或石壁或窗櫺,都刻鏤的一絲不茍巧奪天工,
是柬埔寨藝術的顛峰之作,故又有「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和其他廟宇不同,遠遠看到不是高聳的塔廟,而是一棵好高大的樹,
可以稍微想像這邊被森林淹沒的樣子。(放幾個人和門樓來做比例尺)
進入第三層圍牆前有一條長67公尺的引道,引道的端點有一座很大的門樓,
這座門樓是第四層圍牆現在僅存的,原來的圍牆可能是用木材建成。
相較於低矮的門口,門上的三角楣顯得十分巨大。
因陀羅神騎乘在三頭象「愛羅婆多」的背上,三角楣的下方以聖獸迦羅與那迦蛇神為裝飾。
也不是每個小孩照相都需要東西的,像這位小朋友一次好多台相機對她,她整個很開心,感覺臺風很好。
這對姊妹拿完我的鉛筆之後,好像不是很開心,表情感覺有點像是「為什麼不是糖果」
拖了很久都一直閃過的話題是林迦,因為我很少拍這個主題,總覺得害羞又怪怪的,所以我林迦的照片很少。
在吳哥王朝的神廟中,都有男性生殖器的陽具造型雕刻,通常是近一公尺高的一根圓形柱石,叫「林迦」(Linga)。
林迦常常插設在一個方形的石雕底座上,象徵女性生殖的女陰造型,叫做「優尼」(Youni)。一端開口,象徵產道。
這邊剛好有一些例子,像引道的兩旁,導遊說這也可看做林迦。
附近還會出現林迦被拿走之後剩下的優尼,右端開口象徵產道。
進入第三層圍牆之後
會看到護城河,導遊說這邊也要拍倒影(馬上跟著拍XD),到目前為止,覺得這裡真的很小。
第二層的東門樓,很特別的擁有兩層三角牆,而且都裝飾著很精美的雕刻。
外層的三角牆上雕飾了濕婆神,以羅喉為裝飾,他們置身於渦狀紋理。
內層三角牆則描繪了兩隻大象為濕婆之妻帕爾瓦蒂(Parvati)噴水。
此地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盜竊的破壞。當局移走了一些雕像原件而用複製品替代。
像有些色調不太對勁的守護神~猴子~這個就是複製品。
第一層圍牆幾乎都已經塌毀,現已限制遊人進入第一層內。
建議參訪此處景點時可攜帶小型望遠鏡來觀賞精美浮雕作品。或是購買很貴的望遠鏡頭 T_T
第一圍內有三座南北向排列的塔廟,中央和北塔廟都是供奉濕婆,內奉林迦,但中央塔廟內已被換成佛像。
南塔廟則供奉毗濕奴,這種不對稱的組合至今仍令考古學家困惑。
然而根據碑銘記載,以及第三圍的東塔門前有南迪雕像(濕婆的座騎),幾乎可以確定主神為濕婆。
導遊說這是保留很完美的濕婆雕像…不過下方那個真的是神牛嗎?
怎麼看怎麼像獅子啊@@...還是那是迦羅?(顯示為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結果因為很多雕刻拍不到,乾脆自己在這裡拍沙龍照好了XDD
穿越時空的任~意~門~
其實Banteay Srei應該早上去,因為建築是朝東方,上午拍照陽光才會順向。
但保存最好的Devata仙女雕像在西面,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沙,
所以若你想照仙女雕刻,最好下午才來,或是把HDR開很大。
順光的仙女嘴巴那裏不知道是怎樣,感覺像是吐了…
逆光的就好很多
神獸馬卡拉(Makara)常出現在女皇宮的三角楣上,通常是用來作為邊框,馬卡拉有著獅身、象鼻和蛇皮。
給大家看幾個遠景之後,準備要來聽故事囉!
濕婆大跳「宇宙毀滅之舞」。
有破壞神之稱的濕婆,在世界的週期(劫波)結束時,便跳起毀滅之舞,
並打開額頭上平時閉上的第三隻眼,目光所及會產生烈焰摧毀所有東西,破壞後萬物重生。
畫面右側還有個樂師為其伴奏。
左下方有個骨瘦如柴的醜女,關於這女人有許多解釋,其中一說是她原是個非常貌美的女子,
但因為只要一出門,便吸引眾男人的目光,引起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爭執。
於是她便向濕婆祈求,希望自己變醜,以求能安心出門。
力量強大有著10頭20臂的拉伐那,在打敗了因陀羅神之後,更進一步的挑戰濕婆。
他知道濕婆長年居住在凱拉薩山靜修,於是他以巨大的魔力搖晃凱拉薩山。
濕婆的妻子帕爾瓦蒂非常的害怕,濕婆一把抱起她,以腳趾採地,拉伐那便被困在山下了。(超man!)
經過多年,驕傲的拉伐那才被濕婆放出,拉伐那也答應乖乖待在楞伽島上,
但他當然沒有遵守諾言,才又衍生了「羅摩衍那」的故事。(就是上一篇提到搶羅摩老婆和猴子大戰的那個)
下面要介紹的是羅摩殺死猴王巴林的故事,這故事其實也是「羅摩衍那」裡面的一個小章節,
上篇有提到猴王幫羅摩大戰惡魔拉伐那,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為什麼猴王要幫羅摩呢?
這就牽扯到這一段「猴王巴林之死」的故事
猴王巴林有一項超能力,就是任何人在他的面前,
那人的力量馬上會有一半的力量會轉到巴林身上(好像在看X-man)。
有一次巴林和一位羅剎相約決鬥於洞窟,巴林囑咐他弟弟須羯哩婆(Sugriva):
如果打鬥流出藍血,則表示他殺死羅剎。如果流出紅血,表示他被羅剎所殺,一定要把洞口堵上大石,避免禍害。
大戰七天七夜後,須羯哩婆看見流到洞口的血有藍有紅,感覺紅的比較多一些。
於是他把洞口堵上,回國後宣布死訊繼承王位。
其實決鬥結果是巴林獲勝了,他努力搬開了大石,回國後卻發現人事已非。
氣的也不聽解釋,馬上把他弟弟驅逐出境。
須羯哩婆在森林中遇上了羅摩兄弟,並想出了解決巴林的方法。
於是,須羯哩婆約巴林在森林決鬥,兩人相鬥時,羅摩從背後偷偷射死巴林(這樣才不會力量被偷走),
然後須羯哩婆就繼承了王位,也因此願意幫忙羅摩攻打拉伐那。
這個雕刻是關於黑天(Krishna)幼年的故事,黑天其實毗濕奴的化身(真的是有夠複雜的)
黑天幼年由牧民養大,是個可愛又頑皮的牧童。
他告訴同伴,不需要向因陀羅神(雷雨之神,主掌東方,座騎是三頭象的那位)獻祭,
直接獻祭於他即可。(從某方面來說,他的要求沒有錯啊XD)
因陀羅神知道後十分生氣,憤怒的降下大雨,
圖上方是在神象上的因陀羅神,下方是被大雨淋的可憐的森林中的動物。
這故事其實還有後半段,就是黑天為了解決這問題,把牛增山舉起七天七夜,保護森林裡的動物,
因此也可在別的寺廟裡找到黑天舉山的雕刻。(我沒拍到就是了)
這篇就先寫到這裡啦,增加大家閱讀的樂趣,所以把文章長度縮短了
下一篇要去羅洛士遺址群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柬埔寨吳哥五日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5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