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094.JPG  

(上圖是充滿廢墟感的羅蕾寺,屬於羅洛士遺址群)


檢視較大的地圖

同樣的地圖再來一次,今天是屬於拉車的一天

不過吳哥旅遊坐在遊覽車的時間是相當寶貴的,因為景點之間都非常的靠近,

其實不到一小時就從女皇宮來到了羅洛士遺址群(Roluos Group)

     

時光要倒轉至西元802年,吳哥王朝的第一位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令柬埔寨獨立於爪哇的統治。

不久之後,他在距離暹粒城東南方15公里的訶里訶羅洛耶(Hariharalaya)建都,也就是現稱羅洛士的地方。

如果期待看到高聳華麗的建築,現在已經可以轉台了

因為我們現在要欣賞的是吳哥王朝的早期,建築技術沒有那麼完整,保留的也就無法那麼好了。

但是可從這樣的遺跡裡去推斷當時王朝初創的狀況,甚至可以把這些建築視為日後吳哥建築的基礎。

現存最有名的寺廟,也就是我們來參觀的巴孔寺(Bakong)、普力科寺(Preah Ko)、羅蕾寺(Lolei)。

螢幕快照 2012-02-14 下午3.28.29.png

我們首先來到最破舊的C. 羅蕾寺(Lolei)

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完成了祭祀祖先的宗廟普力科寺後,

又動工修建了首都第一座祭祀天神的巴孔寺,但是在他在位期間最重要的建設,事實上是一座水庫。

當初修建水庫時,挖出的土就堆放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形成一個人工小島,

本來工程中就包括島上的一座寺廟,但是水庫工程並沒有在因陀羅跋摩一世在位時期完成,

島上廟宇也一直要到他兒子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在西元893年才告完成。

考古學者發現銘文上記錄羅蕾寺的興建,具有保護新水庫求神祈福的意義。

DSC09064.JPG 

目前水庫當然是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所在的平台,長寬各約90和80公尺,

平台上有四座磚塔塔廟,前兩座是獻給父系祖先,後兩座獻給母系祖先,可以從牆上是守護神是男是女來區分。

雖然以磚為主要建材,門柱、門楣和假門都是以砂岩為原料。男女守護神則是在磚上敷上灰泥雕刻而成。

DSC09077(2).JPG

DSC09083.JPG  

四個方向分別有砂岩造的排水道,用於祭祀時,國王澆水於林迦座上,聖水向四方流出,供官員和民眾取用。

DSC09072.JPG   

許多學者推測,羅蕾寺的磚塔,原來設計和普力科寺一樣,可能是六座。

目前只有四座的原因,是因為耶輸跋摩一世已經決定遷都到吳哥,因此留下沒有完成的水庫和神廟。

DSC09065.JPG   

DSC09098.JPG  

這裡真的沒有停留很久,導遊反而帶我們去附近的住宅區晃一下

因為主人都在家,所以我也不太敢拍照打擾他們的生活。

DSC09084.JPG  

住戶自己種的波羅蜜

DSC09080.JPG  

倒是這對姊弟,從景點就一直跟著我們過來

DSC09066.JPG

DSC09067.JPG

DSC09076.JPG   

姊姊一直教他弟要看鏡頭

DSC09088.JPG 

然後姐姐正在幫弟弟撥糖果,弟弟一臉很期待的樣子,超可愛!

DSC09095(2).JPG   

位於住宅區下方的小教室

DSC09095.JPG   

在這棵很特別的樹下,是「陽光會館(PACDOC)街童及孤兒培訓中心」的募款

當然又在這裡繳錢了,有拿了他們的小冊子,在這邊廣告一下~

主要是提供給無家可歸的孤兒食物、衣服、住宿的需求。詳情請見官網

DSC09101.JPG   

附近也有不知什麼單位捐贈的羅蕾寺國小。

DSC09104.JPG 

DSC09106.JPG   

導遊本來好像有些計畫,不過考慮遊覽車開進開出的方向,豆豆決定先去看普力科寺

D.普力科寺(Preah Ko)

年代最早的普力科寺,寺廟四周都有寬闊壕溝環繞。

DSC09108.JPG  

這座寺廟是因陀羅跋摩一世在羅洛士河畔建都以後修築的第一座寺廟。

根據出土碑銘的記載,因陀羅跋摩一世在此安置諸神祖先之靈,也由此開啟了長達400年的吳哥王朝的盛世。

(導遊要我們去拍的碑銘,不知道上面是不是在寫這段)

DSC09118(1).JPG   

從規模來推斷,很可能普力科寺不只是一座單純的廟宇,同時也有可能就是當時皇家宮殿所在的位置,

只是到目前為止,宮殿的遺跡尚未發現。

吳哥王朝的建築,只有祀奉神明的廟宇可以用磚石,住宅從帝王到平民都以木材建造,因此留下來的都是寺廟。

DSC09113.JPG  

磚塔外層糊上灰泥,其質地較軟,可以雕刻非常精細的紋飾,

可以看得出來,這種雕法就是吳哥王朝以後精細繁複石雕藝術的前身。

我們也可以了解吳哥文明的演變歷程:

從磚造到石質結構、從灰泥壁雕到砂岩石雕、從六座寺塔不規則的排列,到寺廟山建築形式精準完美的比例。

DSC09121.JPG   

普力科寺因為主建築前的神牛南迪像而又稱聖牛廟。

在吳哥遺址中,所有的南迪都面向寺廟內,等待主人濕婆的使喚。

DSC09122.JPG

DSC09128(3).JPG    

現在第一層圍牆幾乎已經看不見了,第一層內為祭祀聖地,有六座磚造塔廟分兩排在同一平台上。

這座寺廟是因陀羅跋摩一世所建。

前排三座塔廟,中央一座祀奉開朝國王闍耶跋摩二世、右手邊的祀奉外祖父特思瓦拉(Rudrecvara)

左手邊的祀奉他的父親提藩陀跋摩(Prithivindrevarman),後排三座塔廟則分別祀奉上述三位的老婆。

DSC09119(1).JPG   

雕刻上的灰泥是以黏土加上細砂、椰糖、檸檬和水所合成的,黏合度很高,也很容易雕鑿。

DSC09128(1).JPG   

可愛的阿斗仔小孩和守護神

DSC09109.JPG   

給完鉛筆之後通常都是這種眼神……

DSC09117.JPG   

不過事後她就開心了^^

DSC09131(1).JPG   

DSC09138.JPG  

DSC09127.JPG 

(用NEX-3接圖效果其實還不錯,除了有時候會有人失去了他的手臂XDDD)

DSC09133.JPG  

下一站還是羅洛士遺址,但他是座國廟,E.巴孔寺(Bakong)。

此寺廟建於881年,由因陀羅跋摩一世完成其父親所修建的國寺。

興建該寺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了鞏固王權,因為當時柬埔寨處於國家統一初期,

而柬埔寨國王為了讓王權神格化,才會特別依照印度教義興建這座須彌山。

DSC09139.JPG   

巴孔廟是吳哥遺跡裡第一座以砂岩為主要建材的建築。

第一層圍牆內,以寺廟山為最主要建築,巴孔寺是一座五層的方形寺廟山,底層長67公尺,寬65公尺。

以五層逐漸向上縮小的平台,建構起山的象徵。最頂端平台上,又建了一座高15公尺的塔,把人的視覺拉高。

DSC09145.JPG   

這裡有好多題材可以練習攝影…

使用欄杆

DSC09142.JPG   

使用門框

DSC09143.JPG   

使用櫻花(誤)

DSC09144.JPG   

最底層的四周環繞著八座磚造小建築,每邊兩個。根據碑銘記載,這八座建築裡供奉了代表濕婆的八種替身。

DSC09165.JPG  

DSC09154.JPG  

第四階寺廟山有12座砂岩造的小神龕,內奉12座林迦。(下圖可以看到高處的三個小的)

DSC09160.JPG

DSC09166.JPG   

頂層的砂岩塔廟看似有四面出入口,但其中有三面是精美的假門,只有東向門是實際的出入口。

(跟假門合照)

DSC09168(1).JPG   

塔廟的正門和內部

DSC09159.JPG

DSC09169.JPG  

DSC09158.JPG

DSC09167(2).JPG 

DSC09168.JPG  

DSC09170.JPG  

其實看了這麼多間廟,說實在有點疲乏了……

還好導遊準備要讓我們換個口味,說下午要去古墓奇兵的塔普倫神廟正感覺有精神了一點

結果在享用完美麗殿午餐之後,導遊居然宣布因為聖卡酒店房間還沒整理好,今天沒有午睡時間~

然後整車發出哀嚎~~~

你看看,睡午覺在吳哥真的是非常必要的一個行程啊!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柬埔寨吳哥五日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503431

 

 

 

 

arrow
arrow

    sul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