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在最後一刻衝上往京都的はるか,車子關門啟動……
其實這麼辛苦都是為了要趕上京都御所的一般公開。
由於平常想參觀御所必須事前上網預約,而且參觀的模式是團進團出,
我又不是很喜歡這種可能會被強迫聽導覽的遊玩方式,那麼當然需要把握一般公開的時間。
不過春季公開就只有這麼短短四天,今年開放的時間為:平成24年4月4日-4月8日,時間:09:00~15:30。
這個15:30是入園的最後時間,可以參觀到16:15分。
因此若是搭下一班はるか,就不可能趕上開放時間。
第一天第一個景點就奔跑了,漫遊京都馬上破功,我真的不是那塊料
到達京都後,先去京都車站2F的南北通路案內所(開放時間:08:30am~07:00pm)收看櫻花情報。
是的,都已經4/6號了,櫻花還只開成這樣的稀疏,
今年的櫻花還真不是普通的晚開,也慶幸我明後兩天沒安排什麼櫻花景點,再給你三天慢慢開喔!
買好這幾天的京都交通票券後,終於可以出發啦!
今日使用的是市營地下鐵一日券600円,這是第一次用這張票,
通常在京都搭巴士比較方便,不過一到櫻花楓葉的塞車季節,
地下鐵反而是不錯的選擇,剛好今天的景點都在地下鐵站附近。
但我有點太小看面積63萬平方公尺的京都御苑了,原來他也有2.5個中正紀念堂這麼大,
所以從地下鐵站真正走到位於京都御苑中心的御所,也花了不少時間。
看簡圖就可以知道,其中光京都御所,就佔了約0.5個中正紀念堂。
15:22分,在入園終止時間的八分鐘前來到御所門口。(宜秋門)
拿到上面寫著「限期開放」的簡介,很開心。
這是御車寄:被允許進宮時的大門,從這有走廊可以前往諸大夫間、小御所等。
御車寄門口的圖畫是一條龍~
諸大夫間:進宮者等候的房間,根據身分的高低,在不同房間等候。
各房間按照隔扇上的繪畫命名,等級由高至低依次為虎間、鶴間、櫻間。
前往參觀紫宸殿的途中,放著三大盆作品,而且名稱上都有XX流,一瞬間腦袋有不同派別在此地鬥法的畫面。
背對紫宸殿,分別種植「左近櫻」、「右近橘」,所以這就是我來京都看到的第一株櫻花!!!
超無言的,枯枝是怎麼回事?不是四月天嗎?
就在開始欣賞紫宸殿的同時,下起大雨來,真的是很冷,今天的氣象預報是4~10度,一整個覺得今日旅遊不是很順。
紫宸殿:舉行即位典禮等重要儀式的正殿,包括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都是在此即位的。
清涼殿為平安時代天皇日常生活的宮殿。
雖然最近有在看平清盛,但我覺得那些生活在京都的人物,不管是講話或裝扮都好令人討厭喔!
在小御所和御學問所之間的小庭院叫做蹴鞠庭,
沒有想到古早日本人也有在玩這個,據說天皇也會移駕至此觀看蹴鞠比賽呢!
御池庭:以池塘為中心的迴游式庭院。結果御所快參觀完畢,太陽居然跑出來了,這到底是什麼天氣。
京都御所:1331年北朝的光嚴天皇將土御門東洞院殿設為皇居,一直到明治初期,長期以來這裡都是皇宮。
期間經過多次的火災和重新修建,現今的建築幾乎都為安政2年(1855)重建。
下面就放幾張御所內部的照片啦~因為是限定公開,就到處亂照囉!
不過離開御所前,有幾株還沒滿開的櫻花可以欣賞。
遠看還蠻淒涼的.....(但是當下覺得好美喔,哈,因為不知道還有更好的在後面)
參觀完的心得:其實御所不看......好像也不會怎麼樣XD
因此心情有那麼一點空虛感,所以我決定要使用大河劇打卡來提神!!
當佐幕派推動公武合體壓制反幕人士時,長州藩打著尊王攘夷與公卿聯合,使朝廷於決定攘夷,下令幕府執行。
但長洲藩一時壯大太快且行徑囂張的和異國開戰,加上當時攘夷的執行實際上是有困難的。
因此佐幕派又發動政變,使長洲藩後被趕出了京城。長洲藩卻深信,只要控制了天皇,自己就會成為官軍。
在元治元年(1864)7月19日長洲在京都御所蛤御門前開戰,史稱蛤御門之變,樑柱到處可見彈痕。
(我本來以為會有很多觀光客跟我一起拍彈痕的,結果超級冷清的說 T_T)
長洲藩曾攻破此門,之後西鄉隆盛率領薩摩藩趕到,情勢因而逆轉,最後長洲藩戰敗。
其實此門最早被稱作「新在家門」,據說江戶時代發生大火災時,一直關閉的門初此打開,
所以比喻為一烤就打開的蛤蠣,因而得名(挖勒…)
走進蛤御門後,右手邊有一片狀似櫻花的產物,走進一看,告示牌寫著桃林。
原來是桃花朵朵開的地方啊……(說實在我分不太出來)
繞過御所的另外一側往北前進,經過橋本家跡。是的!我又來打卡了~皇女和宮生誕之地
和宮是仁孝天皇第八皇女,是孝明天皇同父異母的妹妹,明治天皇的姑姑。
我覺得和宮跟篤姬兩人的命運真的是相當的類似,和宮為了施行公武合體,解除原本的婚約下嫁德川家茂。
不過據說後來兩人的感情相當融洽,可惜四年的婚姻後,家茂第二次征伐長州期間,因腳氣病歿於大坂城。
21歲的和宮成為寡婦。她也於這一年內失去了母親、丈夫、兄長。
而之後江戶能無血開城,她和篤姬也功不可沒,可惜最後也因腳氣病離世,享年32歲。
在龐大的御苑走起來其實很消耗腳力,走出御所也40幾分鐘了,還沒有看到像樣的櫻花也是有點緊張。
旅遊書上寫者:「御苑內種植有一千多株櫻花,位於西北側的近衛邸跡附近約有30株櫻花。」
因此我們就朝著近衛邸跡走過去,總算看到了櫻花了!!
雖然不是滿開,但遠觀還是蠻好看的。近看就哭哭.......
其實近衛邸跡也是篤姬打卡的地方啦~EP13~(今天一直打卡大河劇真的覺得好滿足)
嘉永六年(1853)的秋天,篤姬在前往江戶的途中,中途經過了京都。篤姬在此時曾造訪近衛家。
右大臣近衛忠熙的妻子是篤姬養父島津齊彬的姐姐,與薩摩藩關係密切。
篤姬並且為了順利嫁入將軍家,而在幾年後成為近衛忠熙的養女。
京都御苑為古代日本天皇的居所,原本為第二宮殿,後因平安時期第一宮殿被火焚毀,
所以從1331年升格為正式皇宮,直到1867年遷往江戶為止。
過去周圍聚集皇族及公家邸宅,但遷都東京後宅邸陸續遭到損毀。
近衛邸跡這裡有好多枝垂櫻,紅色白色的真好看
目前也大約是下午五點,接近夕陽的魔幻時刻,陽光斜打在櫻花上,是一種說不出的美。
終於走到腳底噴汁的時候,坐下來休息
卻發現每個人都用很不一樣的方式在賞櫻,加上夕陽自己免費的打燈,形成很有趣的畫面。
不過去下一站之前,回到今出川地下鐵站出口三,同志社大學的門口
又可以打卡啦!~二本松薩摩藩屋敷跡~這一次可以打到龍馬傳EP35和篤姬EP41,感覺真的好划算!!
剛剛提到1864年的蛤御門之變,長洲藩和薩摩藩開戰,沒想到兩年後,薩摩藩卻和長洲藩結為同盟,
這中間當然要提到坂本龍馬和小松帶刀等人多次在這附近的密談和策劃。
因此,說此地是明治維新新政權的核心也不為過喔!
搭地鐵前往三条京阪,就在幾分鐘車程的小小車廂,
每個小朋友手上都拿著多代表日本的東西,宅宅的情緒也跟著在內心理沸騰XD
接下來要前往白川、三条通那邊,這也會是下篇的主題,精采的夜櫻敬請期待!
看完就會覺得剛剛五分開的枝垂櫻好醜,因為晚上夜櫻是滿開^^
按這裡回到賞櫻懶人包: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3697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