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剛剛的撐嵩,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去哪裡
先在下船處旁的Garret Hostel bridge逗留一陣,這艘船一樣還是在進行選舉造勢
劍橋大學的前身緣起於牛津大學在1209年發生的暴動,一些學者逃難至劍橋,
在當時亨利三世庇護下,1233年建立了正式學術組織,
1286年成立劍橋大學第一個學院Peterhouse,共孕育出60位以上的諾貝爾得主。
劍橋是採取學院制,有一點點像哈利波特
同一科系學生會被打散到各個學院去,由一位導師負責幾位學生的課業和生活。
就好像妙麗和榮恩主修科目不太相同,卻都在葛萊芬多學院,由麥教授負責。
這樣的優點就是可以和不同的科系交流。
因此學生在選定科系後,還必須得到任一學院的許可,才可得到正式入學的資格
下橋自然就會走到三一學院的後方,各學院的草皮和河岸統稱為backs,
雖然都連在一起,但又會在你走得意猶未盡之時賞你一到鐵門,
要你必須要繞路到該學院正門才能繼續欣賞河岸美景,也就是要付錢的意思
個人覺得從這裡看康河,比在船上還漂亮
沒在怕人的鳥類
三一學院的The Avenue,據說是一排櫻桃樹
算是三一學院的後門,查爾斯王子大學時代就住在這扇門後
有名的Wren Library的背面,參觀時間周一至周五12:00~14:00、周六10.30~12.30 pm
裡面有許多珍貴的手稿,包括小熊維尼的原稿(到的時候已經關門了…無緣)
從圖書館偷拍進去是Nevile's Court,詩人拜倫據說曾住在這裡
三一學院是劍橋大學最大的學院。
這家學院的校友包括20位以上的諾貝爾得主、6位英國首相,以及牛頓和查爾斯王子。
因為以上的理由很想進去看看,可是因為在整修,遊客就不能進入了,
只能想盡辦法的四處亂拍,整修預計在2011年10月底結束
很有感覺的三一巷(Trinity Lane)
官網說三一學院不開放的時候,可以在位在此巷的Queens' Gate
稍微看一下學校的校園,時間是10~16:30
前方是禮拜堂,中間的是1715年重新建造的噴泉
The Hall,目前用於吃飯
不管是這棟The Hall或是這個Great Court都是劍橋所有學院中最大的
另外Great Court曾有一部老電影在此取景:chariots of fire(火戰車?沒看過)
三一學院是由亨利八世在1546年建立,可是在大門口卻被惡搞
如果放大看這張照片的話
可以發現亨利八世右手上拿的不是權杖,被學生換成椅子的一隻腳了
去不成第一大的學院,那就來第二大的看看吧
聖約翰學院建於1511年,原址曾為聖約翰醫院。
參觀這學院的好處就是可以近距離欣賞Wren橋(又稱Kitchen Bridge)和嘆息橋。
入場費是3.2英鎊,付錢後就拿到英文簡介
簡介就是門票,英國很愛這樣,環保但就沒有門票可以蒐集了
先來介紹這個建於1516年的大門,
下方那個紋章是屬於Lady Margaret Beaufort(亨利七世的媽媽),
這個動物叫做yales,神話動物,擁有大象的尾巴,羚羊的身體和山羊的頭,
然後頭頂的角可從往後轉到往前。
上方雕像就是St. John本人
通過大門後,這一區叫做First Court,眼前這棟是該學院的禮拜堂
建於1868年,可以參觀,不過裡面好陰暗喔,又有墓就趕快逃出來
通過這棟Hall來到second court
Hall上的雕像是剛剛提到的Lady Margaret Beaufort,聖約翰學院的主要贊助者。
簡介上說second court擁有很好的和諧比例,是劍橋建築風格的典型範例。
這個凸肚窗上有一個小圓窗的彩繪玻璃,畫的是Queen Henrietta Maria,
她和查理一世的英法聯姻婚約就是在這間房間簽署的
Chapel Court
The Shrewsbury tower
這位Shrewsbury的女伯爵,是second court的主要贊助者,
除了以她的名字命名此塔外,也有放上她的紋章和雕像
通過Shrewsbury tower就會來到Third Court
來到Third court,沿著kitchen bridge就來到了河邊
對面就是嘆息橋啦(The bridge of Sighs),這座橋連接著New Court和Third Court。
因為它長的很像威尼斯的嘆息橋因而得名。
威尼斯的嘆息橋是因為罪犯踏上它就等於要失去自由
因此也有一說,就是學生踏上這座橋就是要去考試,所以也嘆息了
維多利亞女王也曾經大力稱讚這座橋美麗如畫(So pretty and picturesque)
母鴨帶小鴨
1831年建造的New Court,浪漫的仿中世紀哥德式建築。
這棟被稱為結婚蛋糕,好像真的有那麼一點像。
結婚蛋糕的背面,據說這就是哈利波特第一次上騎掃把課的場景
結婚蛋糕的後方是1960年為了應付大戰後的學生宿舍需求而建。
聖約翰學院深度旅遊到此結束,好像只是為了近看嘆息橋才花錢進來的……
(迷之聲:剛剛划船不就看到了)
反正今天行前計畫已經失敗了,一切就讓它去吧
下一站大聖瑪莉教堂(Great St. Marry's Church),
參觀免費,爬鐘樓登高3英鎊,平日10:00~16:30、週日12:30~16:00
屬於劍橋大學的教堂,歷史可追溯到八百年前,18世紀以前是授予畢業生學位的場所。
教堂內部比較普通,所以大多遊客都是為了1608年完工的鐘塔而來,
登上123階的鐘塔後,就能在35公尺的高度眺望整個國王學院及劍橋市區。
(上氣不接下氣的爬樓梯過程,中間沒有休息區喔!)
門票在進入教堂的商店區購買,憑門票(其實又是一張英文簡介)
可享Michaelhouse centre café打九折(位於Trinity street的聖麥可教堂內)。
這組鐘完工於17世紀,最早是劍橋青年會負責打鈴的,創立於1724年,
該會也是英國最早的敲鐘隊(Bellringing team)。
這是教堂的南邊,國王學院禮拜堂前有一顆好壯觀的大樹
不知道有葉子時是怎樣的風景?
這是教堂的北邊,左下角白色建築是Senate house,
旁邊有塔樓的是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操場是三一學院的Great court和禮拜堂,
操場右上方有四個尖尖的是聖約翰學院的禮拜堂,最左最上方是三一學院的Wren Library
這些學院看似連在一起,但其實互不相通,所以會迷路是有原因的 T_T
教堂的西邊,正前方是The Old Schools,後方是Clare College,
更後方的那個總統府狀的是大學圖書館,紅磚房那區是Trinity Hall
東邊可以俯瞰市集(Market Hill and market place)
其實塔樓相當的狹小,連上下樓梯都只有一個通道,很容易會發生黑羊和白羊的狀況
逛完才14:18,因為沒有吃午餐,所以旅行進度就回來了
不過此時真的不太餓,所以就先來逛街
The Shop at King’s,應該是官方商店吧,但其實附近有好多家賣類似東西的。
在這裡買了一件帽T,19.99英鎊,約台幣950
和一個很有質感的布製書籤,上面有劍橋的各個學院盾形紋章
4.95英鎊,約台幣235元
買完之後順便在這家店買待會要參觀的國王學院禮拜堂的門票
一人6.5英鎊,又是一張英文簡介紙。
走一段路之後,才發現簡介上很傷心的一句話,
”憑此簡介至The Shop at King’s消費,可打九折”,
因為購買順序的錯誤,就這樣現虧110元台幣……
要參觀禮拜堂的話,要稍微繞一下路,不是從國王學院的正門進去
從左方的Senate House和前方的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間的Senate Pass轉入後,
碰到Trinity lane再左轉,巷內有阿斗仔導遊跟一群導遊在對這個指指點點,所以就拍起來
該不會他們只是說這是個日晷吧XD
The Old Schools的大門
巷內一張很吸引我的樂團廣告,劍橋和牛津的管樂團耶
曲目有Sparke和蓋西文~只要10英鎊,可惜表演時間早就過了
進入國王禮拜堂前,Clare學院前居然有一株很漂亮的櫻花
唉~是補償我的賞櫻夢嗎?總之那一瞬間覺得很幸福
國王學院內也有一顆滿開
總覺得英國人對於櫻花好像沒有甚麼太大的熱情
只有我們在拍這個XD
下一篇是本日最終篇-國王學院和倫敦鐵橋垮下來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倫敦自助懶人包: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687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