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提一些參觀學院要注意的事項好了
簡介上提到的都大同小異,但我覺得聖約翰學院的形容是最好的
“學院是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並非博物館,你是受歡迎的客人,
但也請像受邀到朋友的家和庭院一樣,遵守作客的規矩。”
雖然學院擁有廣大的河岸和草皮,但不能踏草皮和在上面野餐,
因為不是公園,也不能聽收音機,多半不能用三角架照相
但是國王學院簡介加了一句很有趣的補充
"只有Senior Members和他們的客人可以踩草皮"
不久後,果然看到一個著長袍的老頭就這樣直線踩過去
想必是系主任之類的吧?不知道踩草皮是不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國王學院是在亨利六世的支持下於1441年成立。
亨利為了建築Great Court設計了一系列的計畫
最後只有禮拜堂真正的完成,不過光禮拜堂就花了近一百年才蓋好
(因為亨利不久就被關進倫敦塔後被愛德華四世殺了,後來是一連串的爭權奪位戰爭)
禮拜堂的小檔案:88公尺長、12公尺寬、24公尺高,26組花了30年才完工的彩繪玻璃。
Fan Vault,算是這種穹頂類型中,世界數一數二大,完工於1515年
教堂的西窗,彩繪玻璃是在19世紀晚期裝上的
教堂內部牆上擁有許多著紋章裝飾
吊閘是Beaufort家族的徽章
(還記得Lady Margaret Beaufort嗎?亨利七世的媽、聖約翰學院贊助者)
右方灰狗也是Beaufort家的,左方的龍是Tudor家的(亨利七世的爸)
Tudor玫瑰是Lancaster家族的(就是亨利X世這家的)
簡單的說…就是亨利七世他爸和他媽的全家的紋章
在這邊花了0.2英鎊點了一個蠟燭,上次去歐洲幾乎每個教堂都點
這次比較克制,全程只點了這一個
這個深色橡木製的管風琴是亨利八世送的禮物,他也捐了不少這間教堂的彩繪玻璃。
剛好管風琴在演奏(其實比較像練習),就在這坐一會,順便休息
誦經台旁的亨利六世。
東邊的窗戶下,在祭壇的後方有一幅畫"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1634年
教堂附設的聖愛德華禮拜堂
附近的這些空間,就陳設著展覽,大多是跟教堂的歷史、建築有關
比較能幫上我這個外國人大忙的就是這張圖表
(這些王位的繼承,讓我這個三類組的很頭大)
走出禮拜堂後來到國王學院的Front Court
Gibbs Building,1729年完工,以建築師為名。
這棟功用是教學和行政。
Gatehouse,新哥德式的建築,由William Wilkins設計的(同時也是國家藝廊的設計者)。
當初在建造這棟時,曾因破壞許多位於Kings Parade的建築而引起爭論
右手邊是Wilkins building,當然是出自於同一位設計師,現在是餐廳
伊頓學院(Eton college)和國王學院,這兩所學校是亨利六世的兩個宗教和皇權的基礎。
當時念完伊頓學院的小朋友,幾乎直升國王學院
而亨利六世也努力讓這兩個學院的影響力,可媲美劍橋或牛津的其他學院。
因此草坪中央的噴泉上就有他的雕像
都買票進來了,當然河邊也要給他走一下
這是Clare Bridge(徐志摩形容的三環橋)
這張照片我想表達的就是頭等艙和經濟艙的不同
這樣逛下來真的會有點膩,所以也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劍橋大學可是有31個學院耶!
來到朋友推薦的Jamie Italian,可是因為要等30分鐘作罷
地址:The Old Library, 2 Wheeler Street, Cambridge CB2 3QJ
但又好餓喔!終於在下午4:30投降,隨便吃了這家熱狗麵包
有加起士(2.1英鎊)、普通(1.95英鎊)
餓到吃甚麼都覺得很好吃,其實只是普通的德國香腸
回程在Emmanuel Street搭巴士,因為這次下車的地方是火車站,就比較安心
搭乘16:45這班火車,17:35回到國王十字車站
在月台還是好餓,忍不住在Delice de France買了這個pizza,1.99英鎊
下一個景點是去看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打開的樣子
這邊也要澄清一下,倫敦鐵橋垮下來這首歌不是指這座橋
那到底是哪一座?請見日後的遊記XD
這個橋到底甚麼時候會打開呢?請見官方網站
不過其實有看沒有懂,出發前查到資訊如下:
17:30 up 18:30 down 22:00 up 23:00 down,還以為是橋會抬起來一個小時
到達時是18:20幾分,本來以為會看到橋已經抬起來準備要降下去的畫面
結果橋就是很普通的這樣擺者
五分鐘過去了,正準備要離開的時候,
聽到奇怪的鳴笛聲就決定再等等,橋果然就打開了
最後是在18:33到18:35分之間完成一次開闔,覺得好幸運啊!!
(這棟是市政廳,橋這樣好像彈珠台)
更幸運的應該是船上的遊客吧,他們一直歡呼,整個好high
塔橋旁的噴泉
被倫敦塔包圍的外星人建築
這棟常出現在電影片段的藍色子彈,就是蘇黎世保險總部
晚上七點15分來到今天最後的景點:牛津圓環
這裡真是我覺得最好逛的地方,牛津街若逛不夠,還可以逛攝政街和龐德街
H&M、 ZARA 、uniqlo、TOP SHOP等店
根本不需要特別搜尋,一條街至少開兩家分店給你
Apple在這也有分店喔!一樣是和樂融融的iPad2讀書會風格
最後在ZARA買了兩件襯衫,每件都是22.99英鎊,約台幣1080
(買來買去好像都是同一型的衣服耶...)
不過在這裡買衣服有點受氣…
我結帳時,首先店員給我多刷了一件,最後我看總金額不對提出質疑
他才更改過來,差點又多刷了23英鎊,這還不打緊,小錯誤難免
換我朋友結帳一件外套,標價貼59.99,結果店員卻說79.99,提出質疑後
店員只是單純地說”標錯價了”,也沒有感到絲毫道歉的態度,一副就是要不要買隨你~
最後還是買了(因為我們逛街的時間太少),
後來逛到其他家發現標價的確是79.99,可是一整個對這家店員很感冒
晚上回到Paddington附近
因為今天已經花了不少$$,考慮晚餐要不要將就一下吃個漢堡王之類的
雖說一個漢堡王套餐也要快7英鎊,後來發現附近有一個黎巴嫩料理店
價目表看起來也不超過十英鎊,想說把握嘗鮮的機會,鼓起勇氣的試吧
菜單看了半天,一道菜也看不懂,我們點的兩個套餐如下:
KAFTA MESHWI 8.9英鎊
FARROUJ MESHWI 9.95英鎊
光看這兩行哪知道是甚麼東東,所以繼續研讀菜單的副標題
Charcoal-grilled skewers of seasoned minced lamb, with onion and parsley
這行我只看得懂切碎的羊肉和洋蔥
Charcoal-grilled boneless baby chicken served with garlic sauce
這道菜比較安全,應該就是個烤春雞之類的
好不容易通過親切的服務生考驗
在不懂裝懂的狀態下點了兩個套餐和兩杯可樂(375ml一罐1.2英鎊)
然後菜送上來也就不疑有他的吃了起來
這個我就假設他是onion和parsley,反正吃起來也有點臭臭的
這個應該就是甚麼切碎羊肉吧,反正吃起來是羊肉
這個雖然看起來像印度薄餅,但因為我們點的是套餐,應該是附贈的吧
雖然很詭異,但還是慢慢地吃下去
後來發覺服務生面有難色地跑來說…他們把菜送錯桌了
不過要我們不用擔心,他們很清楚是他們的錯
接下來就看到服務生被老闆念的場面...
變奧客了,糟糕,這餐害我吃得也好尷尬
而且當她都這麼說了,要不要在繼續吃臭臭菜也是很難決定
結果…這才是我們的KAFTA MESHWI,原來是烤羊肉串的意思
而這個就是大份量的烤春雞 FARROUJ MESHWI
這家YA HALA其實還蠻不錯吃的,真是對不起><
為了化解白吃白喝的尷尬?
就跑去附近的商店買了要給外甥&外甥女的禮物
明天要去巴斯(Bath)!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倫敦自助懶人包: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687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