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國居然又失眠了,明明已經提早回家,也提早上床睡覺
但就一直翻啊翻啊,最後一次看到鬧鐘是三點半而我五點半就要起床
這次是在一航廈,剛好遇到許多整修的部分,原先就很幽暗的航廈變得好殘破…
跟其他附近國家比起來真的一整個大輸,希望整修完畢後能有所不同
Check-in碰到超級有禮貌和可愛的國泰地勤,心情大好!
過完安檢後,懷著貧窮人家的態度去The More貴賓室一探究竟
貴賓室很高檔,但我在那裡卻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沒有那個命吧!我猜
而且這個貴賓室原價是1100元,還好我是免費進入
因此就算感冒+失眠,咳嗽得很厲害,還是多挖了幾球明治冰淇淋來吃XD
一路順利的飛行,從桃園到香港到上海
覺得能飛在颱風前面,沒有delay的轉機,港龍航空還有哈根達斯可以吃,感到相當的幸運
抵達浦東機場領完行李後,
下一站是磁浮列車,搭乘的觀光客頗多,一開始還擠了一下
不過上車後都有位置可以坐,體驗了時速430KM的快感,過彎時真的很爽!
在紫金山大飯店check-in後,相當舒服滿意,行程就這樣delay了,摸了快20分鐘
前往外灘建築群,搭公車到渡口,坐上渡輪,一下船就以為自己來到跨年現場了
磁浮列車和渡輪可以看這篇: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5654085
人真的是超級超級多!
但已經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和古色古香的建築物了
上海儂好!
上海外灘是上海租界區也是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
以前這裡還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泥灘。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
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不久這裡開設了最早的一批洋行。
至1846年上海闢為商埠以後,許多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雲集。
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
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1.5公里長的一條弧線上,
鱗次櫛比地矗立起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式等。
大致了解小檔案後,在欣賞幾棟特色建築吧
外灘信號台(The Gutzlaff Signal Tower),俗稱外灘天文台、外灘燈塔,
左後方為外灘一號,正中央是這次的攝影師和攝影器材XD
外灘天文台小檔案
1907年,法租界建立圓柱形的氣象信號台,總高50米,塔高36.8米。
該台每天向黃浦江面的船隻提供氣象信號,在桅杆掛上風旗或風球以示警報。
因無線電、電話等逐漸普及,該台的重要性也隨之下降,1956年該台撤銷。
外灘一號,亞細亞大樓(Asia Building)小檔案
是一幢折衷主義風格的7層大樓,建於1913年-1916年。建築風格屬於新古典主義。
英國殼牌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長期租用這幢大樓的底層,
因此該樓也稱為亞細亞大樓。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而黃浦江對面則是浦東的高樓大廈,只認得東方明珠塔、長得像螺絲起子的金茂大廈
還有長得像手提袋也像開瓶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圓球的是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右手邊圖案是我愛上海^^ 過一會又變成我愛世博
最左邊這棟是外灘三號
有利大樓。該樓於1916年竣工,是上海第一座採用鋼框架結構的建築。
轉角處頂部設計了一個塔亭,頂端有球形圓頂。1949年有利銀行撤出上海。
2004年1月,改建為高檔購物消費場所「外灘3號」。
左邊是外灘五號日清大樓、中間是外灘六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外灘五號日清大樓
由日資航運企業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和一個猶太商人合資建造於1921年—1925年,
樓高六層。建築立面為明顯的三段式,在5~6層之間設計了挑檐和浮雕。
2006年日清大樓改造成高級餐廳。
外灘六號
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銀行。
外灘6號原來是一家拍賣行,3層殖民地式建築。
1906年翻建,建築風格為仿哥德式市政廳式樣。頂部有一排尖頂。
2006年10月重新啟用,現在一樓是Dolce & Gabbana旗艦店
左邊是外灘七號,建於1908年的電報大樓,現為盤谷銀行
右邊是外灘9號,輪船招商總局
外灘九號
是一幢磚木結構的3層樓房,外觀仿文藝復興式樣,
19世紀美國資本企業旗昌洋行,在此經歷了它的黃金時期。
1877年,賣給受李鴻章保護的中國官商合辦企業輪船招商局。
1901年,輪船招商局重建該樓。現在這裡又成為夏姿上海旗艦店。
接下來很氣派的這棟建築物是外灘12號滙豐銀行大樓
1923年建成,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
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僅次於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
1874年,匯豐以白銀6萬兩在外灘買下海關大樓南面、外灘12號西人俱樂部的3層樓。
1912年,由於業務需要,滙豐買下南邊外灘11號別發洋行和外灘10號美豐洋行的房產。
1955年,滙豐撤出上海。將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簡稱「市府大樓」。
1996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競拍成功取得大樓入住權。
外灘13號海關大樓
外灘在租借時期唯一沒有租給外國人的一塊地,就是隸屬中國官地的江海北關,
海關大樓總高度約79.2公尺,是20年代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
1925年江海關投資430萬兩白銀建造新大樓時,
稅務司和海關監督決心重造一隻全國最大、世界聞名的大鐘。
海關大鐘總造價為5000多兩白銀,1927年製成,從倫敦運到上海。
有AIA那棟是外灘17號,依序為18,19號
字林大樓(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位於外灘17號。
由在中國出版的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於1921年投資,1923年完工,
當時曾是上海最高建築。上部採用圓窗,頂部的南北兩側還設計了2個小塔樓。
1951年字林西報停刊,大樓被接管。
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
AIA右邊那棟是外灘18號
麥加利銀行大樓是一座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1923年建造。
房管局接管這座大樓後,改名春江大樓,曾由中波輪船公司等使用。
2002年,台資企業上海珩意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接手外灘18號樓的修復改建工程,
聘請威尼斯古建築修復專家Kokaistudio精心修復。2004完工。
紅色那棟是外灘19號
和平飯店南樓(Palace Hotel)。這裡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層樓的中央飯店
1903年,中央飯店改組為匯中飯店。
1908年竣工,高6層、30米,建築風格屬於新文藝復興式樣。
匯中飯店大樓是上海和中國最早安裝電梯的一幢建築。
1952年停業。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再度開放。
孫中山先生當選臨時大總統,
就是在此舉行歡迎大會時發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演說。
中間那棟個人覺得也是上海外灘的地標,就是外灘20號,右手邊是23號
沙遜大廈是英資新沙遜洋行下屬的華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興建的一幢大樓,
總高77米,是外灘最高的建築物,1929落成新樓。大樓的建築風格屬於裝飾藝術運動
它的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多年來成為外灘又一個顯著的標誌。
1956年作為和平飯店開放。1965年外灘19號原匯中飯店(Palace Hotel)併入後,
分別稱為和平飯店北樓(外灘20號)和南樓(外灘19號)。
1992年世界飯店組織將和平飯店列為世界著名飯店。
隔壁那棟是外灘23號德國總會大廈
建於1936年,是唯一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的鋼骨結構大樓,高15層。
設計師陸謙受特別以中國傳統建築語彙做裝飾,
如斗栱屋頂、中式圖案的氣窗,以及門外的九級台階。現稱中國銀行大樓。
這邊居然已經有很多人坐在這裡看夜景了!
滿滿都是人的外灘…
左邊那棟依序是
24號,建於1924年的橫濱正金銀行大樓,現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
26號,建於1920年的揚子大樓,現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27號,建於1922的怡和洋行大樓,現為外貿大樓
這裡也可以搭乘貴得要命的黃浦江遊船
晚上建築物們也開始打著燈
搭配主題歌曲:夜上海
中間比較矮的是外灘29號,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1911年-1914年建造大樓,樓高21.6米,但只有3層。典型的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1956年,該樓被房管局接管,改名東方大樓,目前,是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隔壁那棟則是上海半島酒店,從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改建而來
這座橋想必大家看過很多次
橋的右手邊是建於1934年的百老匯大廈(Broadway Mansions)現為上海大廈
1980年,電視劇《上海灘》。
2001年,瓊瑤《情深深雨濛濛》,趙薇扮演的陸依萍,從外白渡橋跳下。
2004年,香港電影《大城小事》,一開場黎明就開車駛過鋼架結構的外白渡橋。
2007年,由李安執導,根據1979年張愛玲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色戒》。
名稱由來,河流的下游為外,
而白渡橋,是因為該橋建成後,凡是過河無需再支付過橋費,因此是「白」渡。
外白渡橋小檔案
原先的木橋已不敷使用,於是在1906年木橋被拆除。
工部局決議建造一座新的鋼結構大橋用以容納電車和汽車的通行。
在通車之時,外白渡橋是當時上海最大的鋼鐵橋,
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座鋼桁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
由於全身為鋼材質,所以被媒體稱為「中國最堅固的橋樑」。
1964年,移入造船廠進行大修,這次大修取消了原先經由外白渡橋通行的電車線路。
2007年外白渡橋已經達到當初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現已到期。
加上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配合外灘風貌的整體維修。
2009年4月,外白渡橋恢復機動車通行。此次長達10個月大修,
是自1907年外白渡橋建成以來,對這座重約1000多噸的老橋最徹底的一次維修。
本來只想要走過去再走回來,沒想到一邊拍照一邊散步也停留了一個半小時
這棟蓮花座是外灘中心,
其包括商務樓(其入駐商戶包括、諾基亞,摩根史坦利等)和威斯汀大飯店兩部分
從兩棟和平飯店旁的路轉進去,就是著名的南京東路
在這邊還停留了一下,去世博專賣店買了世博護照
結果園區超多本的,根本不用擔心買不到
聽從店員建議,買了不需要管蓋章蓋哪一頁的護照比較方便
(因為有些世博護照上面已經有打國家的名字了)
這個景點是南京路步行街
在大陸照相的樂趣就是一次可以有三組不同人馬照相,誰也不讓誰
人還是很多,不過這條街並沒有走很久
有看到一家uniqlo去逛了一下,但是因為都賣秋冬裝所以就不想買
(因為現在30幾度耶!!)
這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可愛觀光巴士,車資2RMB的樣子
車子上有各式各樣的廣告,像這台就是韓國歡迎你
接下來搭乘軌道交通2號線,從南京東路做到陸家嘴站
先去正大廣場逛逛Timberland和uniqlo,都沒買,因為也不便宜
接下來是在10F幸運地吃到的俏江南,俏江南食記可以看這篇。
左手邊是正大廣場,右手邊是浦東海關大樓
這棟看起來很像要和外星人溝通的建築物,就是有名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1994年完工
高467.9米,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僅次於加拿大國家電視塔(553.3米)及俄羅斯的奧斯坦金諾電視塔(540.1米)。
也可以上去看看,但基於票價都相通,要就要最高的,所以這次不是去這裡登高
吃飽喝足趕快跟海寶照張像
螺絲起子金茂大廈,設計來自於中國傳統建築物的寶塔。高402.5公尺,曾是中國第一高樓
因為後來就被左邊這棟取代了,金茂大廈應該很嘔吧!
不過聽說隔壁這棟也快要被正在蓋地的取代了…這城市怎麼回事?
這次還是來到擁有目前世界最高觀景台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長得有點像開瓶器,也很像手提袋
492公尺101層樓,並於2008年8月正式對外營業。
其中最高的100樓還比杜拜塔位於124層、高442公尺的景觀台還高。
因此474公尺獲得世界最高觀光廳的金氏紀錄認證。
也比台北101的91層樓觀景台392公尺高出甚多。
為了減輕風壓,在最頂端的部分有個倒梯形的開口,遠觀看起來像手提袋。
建築商是興建東京六本木新城的日本公司森大廈株式會社。
一路上一直有要賣我票的人,怕被騙只好笨笨的買全票
而且如果你有世博門票,可以打折15RMB喔!
我居然沒有帶世博門票出門,所以還是傻傻的花了150RMB
晚上九點半可是買票還要排隊耶!
我是第3474393位攀登者
票的背面是這棟樓的競爭者,我只有去過四個而已,還要再加油!
一開始先到一個空間裡看介紹影片
再來進入一個漆黑的空間等候電梯到來,
由日本多媒體藝術家岩井俊雄為觀光廳量身設計的LED光影藝術作品,
也就是天花板上會顯現電梯目前所在公尺的數字。
電梯頂端的圖案很像通過甚麼光圈一樣很有意思
到達後先做手扶梯直達最高處
觀光天閣100F(474公尺):是一條長約55公尺的,
所以在中間還特別設計三條透明玻璃,讓人體驗站在高空的感受。
不會很恐怖,而且晚上來也不會都看不到地面,因為附近建築都很亮。
這邊擁有著漂亮的夜景。可以看到剛剛走過的外灘
觀光天閣97F(439公尺):上下左右都是透明玻璃,向上看還可到100樓觀光天閣的底部,
感覺上就像是座浮在空中的天橋,在適宜的天候下,天花板的玻璃還可打開。
可是今天都沒有打開好無聊!!
觀光大廳94F(423公尺):挑高八公尺的大廳,有紀念品和取照片的地方。
這邊還有SWFC大樓的模型郵筒,寫好明信片貼上寄回台灣1.5RMB的郵票,
即可得到蓋有SWFC紀念郵戳的明信片。寄了十天了,感覺凶多吉少
其實這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半了,咳嗽咳得更嚴重,加上腳底也快爛掉了
一整個很不舒服
但難得出國?就是要拚了命來玩!用意志力走完這幾天吧
下樓時服務人員建議我們坐計程車比較保險
所以就搭了第一趟的計程車,很舒服地到達飯店
在飯店背面有一家全家便利商店,這幾天的宵夜都在這裡報到
買了一個超大罐的優格,約台幣35元
還有一包京都念慈庵保護我的喉嚨~約台幣50元
今天就先這樣啦!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上海世博自助行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4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