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抵達皇后鎮機場,接下來開始往西南方開,目的地是蒂阿納(Te Anau),
全程約165公里,大概加休息站是快兩小時半的車程。
不過這兩小時的沿途景色可說是相當精采,來紐西蘭可千萬不要在車上睡覺喔!
這些都是第六號公路的風景。(沒錯,都只是在車上亂槍打鳥的美景)
領隊為了不讓我們睡覺,準備了相當多的教材讓我們了解紐西蘭。
我想第一個要知道的就是紐西蘭的人口組合。
領隊打趣的說,紐西蘭的人口,第一多的是羊,再來是牛,再來是鹿,然後是觀光客,最後才是當地居民。
人口密度低就是紐西蘭的一大特色,人口密度:16.4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台東縣的人口密度是64.51人/平方公里,還比紐西蘭多四倍。)
這樣說可能很沒有感覺,所以再敘述一下。
紐西蘭是台灣的七倍大,但是總人口只有約450萬,人比整個大台北都會區還少。
而且人口大都集中在都市,150萬住在北島奧克蘭,45萬住在北島威靈頓,38萬住在南島基督城。
所以,我第一天回台北上班時,光從家裡坐捷運到板橋,
我覺得我碰到的人比在紐西蘭一個禮拜還要多,真的很不習慣!台北怎麼可以這麼擠啊~~~~
紐西蘭的國旗,上面有南十字星和英國國旗。
紐西蘭國徽:左上角藍地,繪有四顆紅色五角星,即南十字星。
左下角紅地,繪有一束小麥,代表農業。中間白地,繪有三艘帆船,象徵海上貿易的重要性。
右上角紅地,繪有羊毛,象徵畜牧業。右下角藍地,繪有錘子,代表礦業。
盾上方有一頂聖愛德華王冠。兩側由一名手持國旗的歐洲裔婦女和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守護著。盾徽下有銀蕨。
紐西蘭國花~科槐
科槐花(kowhai)是紐西蘭的國花,亦稱小葉槐樹。
早春時節其鈴鐺狀、金黃色的花,分佈在紐西蘭800米以下的土地,吸引人們的目光,其樹可長到10米高。
接下來是紐西蘭的國歌「God Defend New Zealand」,
Nick播放的是由年輕的古典跨界女高音Hayley Westenra 演唱的版本。
「天佑紐西蘭」總共有五段歌詞。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中只會採用歌詞的第一段。
而根據紐西蘭的習慣,唱國歌之時會先唱毛利語版本,然後才唱英語版本。
我在這邊找到了橄欖球開賽前的youtube版本,真的是相當好聽
最後是紐西蘭的錢幣,因為我只有這幾張,所以就只介紹這幾張(懶)
100元正面是Ernest Rutherford,核子物理學之父,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還記得拉塞福散射嗎?(英語:Rutherford scattering),我可是全部都還給老師了 ^.<
20元正面是英女皇依麗莎白二世
10元正面是Kate Sheppard,是紐西蘭主張婦女有權參政的社會運動家。
紐西蘭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個讓婦女有參政權的國家。
100元背面是紐西蘭保育類鳥類Yellowhead
20元背面是紐西蘭特有的老鷹Karearea
10元面是紐西蘭原生動物~藍鴨(blue duck)
這張是5元的正面,人物是Sir Edmund Hillary爵士,是世界上第一位登上聖母峰(Mt. Everest)的人。
5元背面是黃眼企鵝(Yellow-eyed Penguin)
好的,上課時間結束,下次有想到再臨時加進來XD
大約一小時半左右,抵達了重要的景點~公廁~
這是位於Mossburn的公廁,btw紐西蘭公廁都好乾淨!我只是想要表達,連尿尿的地方都很漂亮~
領隊剛剛在車上說,下車上廁所時,馬上就可以看到一支鹿迎接你們喔
.............
接下來是94號公路的風景。
紐西蘭一路看不完的red tussock,領隊說這也是魔戒裡常出現在畫面的植物。
4:40pm,我們終於抵達蒂阿納湖旁(Lake Te Anau)
時間抓的很好,所以還有點空檔,領隊送我們一個秘密景點Te Anau Wildlife Centre。
這裡的門票就真的是隨意捐獻了,這個園區在Ivon Wilson Park附近。
左前方就是這個園區的主打星Takahe,在紐西蘭的保護區內現存兩百多隻,受嚴格保育措施,數量正在回升。
看不太清楚對不對?也沒有更清楚的照片了,除了告示牌
天堂鴨,母鴨是白頭、公鴨是黑頭(應該沒記錯啦)
找了好久才發現根本就在中央的紐西蘭蜥蜴
這邊拍蒂阿納湖的優點是有這樣一排很有氣勢又高聳的樹,會比住宿飯店那裏的風景有趣些。
不過人很難也一起入鏡就是了……
下午5:30我們抵達飯店,飯店也是有專文,所以待會再提。
晚上六點,我決定先帶著父母前往湖邊逛逛。
領隊說在紐西蘭要迷路很困難,好像也是,整個小鎮感覺只有這一條Town Centre有人有商店的樣子啊……
不過就在這短短幾分鐘前往湖邊的路程,看到滿開,而且開的很亂的櫻花,所以很開心。
這裡可能風很大,櫻花都是這樣捲曲狂亂的風格
然後遠方山頭的積雪也是令人興奮(雖然接下來幾天每天都看的到)
湖邊有一些紀念品和運動用品的商店。
蒂阿納因為鄰近峽灣雨林,擁有很多著名的登山步道,
使其享有「世界步行之都」之稱,街上因此有幾家販賣登山器具的戶外用品店。
蒂阿納(湖)是前往米佛峽灣的重要門戶,也是紐西蘭第二大湖,南島第一大湖。
湖畔有一南秧雞(Takahe)的塑像,是本地地標~地標是旅行書寫的XD
其實真正的南秧雞只有50公分高,和奇異鳥一樣不會飛。(就是剛剛介紹過的那隻)
根據毛利人的傳說,蒂阿納湖是這樣來的:毛利酋長Te Horo發現了一處聖泉,他吩咐妻子不能告訴任何人。
但妻子在酋長外出旅行的時候,和自己的小三來到聖泉處,
當小三的臉倒映在聖泉的水面時,泉水就大量不斷的湧出,把村莊淹沒,就是Lake Te Anau的由來。
背後就是紐西蘭有名的red tussock
我爸又再度被我架上去拍這種照片了,可是他的確有特別的喜感啊~
飯店離吃晚餐的地方約200公尺,離湖邊也約200公尺。
今晚就在這家明園酒家吃晚餐。這家是這趟裡面最好吃的一家中餐廳了!
行程表上說這家是主廚是來自香港。
小羊肉
鹿肉,好吃可是和其他肉吃起來覺得差不多。
豬蹄、青菜、麻婆豆腐
蒸藍雕魚
葱薑峽灣龍蝦,這道菜真的超級超級好吃!!龍蝦肉相當有彈性,讚!
晚餐後又有約半小時的休息時間,雖然已經吃很飽了,不過在國外旅遊的習慣就是想要吃個宵夜。
飯店對面是Four Square的超市,就在這裡買了一些東西,順便欣賞一下紐西蘭的物價。
雪碧約台幣100元、bluebird洋芋片約台幣31元、Doritos約36元。
Cadbury巧克力約95元,然後這個黑森林口味實在是太好吃了!
可惜之後在準備買巧克力回國的超市裡,找不到一樣的口味。這種裡面有很多有嚼勁的果粒QQ球。
晚上八點來到湖邊,要參觀蒂阿納螢火蟲洞(Te Anau Glowworm Caves)
這裡要先談到紐西蘭很恐怖的一家旅遊公司Real Journeys
感覺這家真的什麼都包了,這幾天會一直碰到這家公司。
全部行程約2小時15分,每日14:00、19:00兩梯次,費用:75紐幣/人。
我們的班次是10月份夏日加映場次20:15
要先搭觀光船至螢火蟲洞,沿途也是有一些景色。
蒂阿納湖也是高山環繞
此時這個船的甲板真的很冷,所以照幾張就趕快躲回去了。
因為現在是本趟行程緯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晚上八點半天還是亮的。
我們到達螢火蟲洞的前方,在這裡過橋之後才是真正的螢火蟲行程。
出發前會有行前教育,約莫10分鐘的多媒體影片說明。
螢火蟲岩洞位於蒂阿納西岸,岩洞大約是12000年前形成。
由於螢火蟲對於光和聲音都非常敏感,所以洞內是不能拍照的,因此我拿一些簡介的圖幫忙大家了解囉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由旅客中心入口進入後,
會經過一些灰岩坑、瀑布、漩渦,最後才會來到有小船的螢火蟲洞。
岩洞入口處岩頂較低,還真的要腰彎很低,要不然會碰到頭。
地上因為有水也有些濕滑,要扶欄杆往前走,不要穿太滑的鞋子。
保暖的衣物還是要準備,洞內通常是8~12度,不過可能剛剛在船上吹風過了,進洞內反而覺得還好。
此地得名於古老的毛利名字「Te Ana-au」,表示有漩渦的水流岩洞。
之後人們卻找不到這個地方,一直終於在1948年才再次發現了螢火蟲洞。
經過剛剛提過要彎很低的地方後,山洞漸漸開闊。
有一段就是像圖片中這樣,可以看到漩渦和瀑布,而且聲音很大又有回音,一整個覺得很壯觀。
最後終於來到了搭船的地方,每艘船最多14人,由嚮導拉著架在洞穴岩壁的繩索前進。
所以手腳可不能伸出船外喔,因為船都是貼著牆壁走的,手腳沒收好會撞傷。
在洞穴裡的20分鐘內,小船會在好幾個地點停下來,讓旅客欣賞滿天的星星。
並不像照片裡這樣啊,裡面可真的是一點光都沒有。
而且又因為位置很擠,不能說話又不能動彈,有好幾次真的在洞內快睡著了……
過了幾分鐘後,終於看到了螢火蟲的光,而且數量越來越多,但跟想像的有一些落差囉!
因為這不是螢火蟲…人家英文也告訴你了,這是發光蟲(Glowworm)
所以不是像台灣螢火蟲那樣的感覺,沒有什麼閃爍飛舞,而是一個個淡淡不移動的光點。
這張圖可以看到螢火蟲吐出沾著黏液的絲線,約20-150mm長,垂掛於岩壁上,
並利用發光吸引其他昆蟲,一旦昆蟲被黏上,就成了螢火蟲的食物。
螢火蟲的亮光是排泄物發出的(驚),在尾巴附近的小管內,螢光素酶和其他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藍綠光。
螢火蟲越餓,發出的光就越亮。
附上螢火蟲的生命週期,有興趣的自己看一下XD
最後回到旅遊中心,裡面有免費的茶和咖啡,可以暖暖身子,再搭船回去。
回程我就在船上睡死了,真的太累,10:40pm才回到飯店。
可是明天卻是這趟行程唯一需要超早起的一天,因為要前往也是很遠的米佛峽灣~
按這裡回到紐西蘭旅目錄: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309351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