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只有楓葉+新宿,這四個字卻讓我走到腳快掉下來XD
也因為沒有一定要去哪裡,早上更悠哉了,九點才出門在上野站附近吃早餐。
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請來幫我按個讚鼓勵一下喔!
結果還沒到早餐電就遇到一家書法店開門營業,覺得很有緣就順道進去逛逛。
買了五隻筆身好漂亮的「あかしや新毛筆」來當這次送朋友和家人的紀念品。
圖案大致有京友禅和紙或江戸小紋和紙這兩種風格。
Shop Info
笠井劫榮麓,東京都台東区上野7-4-8,營業時間:09:00-18:00,星期日休息。
早餐在眾多連鎖牛肉丼屋中挑選,這次覺得住在上野真好真方便!
最後吃了還沒在日本吃過的吉野家,這是我的燒魚牛小缽定食590日幣。
根本直逼溫泉旅館的早餐規模,而且比台灣吉野家好吃100倍有找~好感動!!
老婆單點的牛丼(380日幣),這價格跟我在便利商店買個麵包加牛奶後不是差不多嗎?
我決定以後不趕時間的話,我都要這樣吃早餐,划算又好吃。
由於昨晚在晴空塔上看到上野恩賜公園好像有很多黃葉,
而且雖然我來上野很多次,卻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公園,就決定來這走走。
公園非常的大,而且有爬坡的地形,如果沒有特定要去哪裡,
建議可以在JR上野站淺草口,搭乘電扶梯上樓,然後走空橋過去。
空橋有個可愛的名稱~熊貓橋,大概是因為走過去就可以到上野動物園吧?
不然你也可以從京成上野這裡辛苦的爬坡上來。
今天入手的第一棵黃葉(怎麼有在抓寶的感覺?)。
沒有遊園地圖就隨便亂走(講好聽一點的話就是漫步),
沿著東京文化會館、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這條路走過去。
黃葉的盛況還蠻令人滿意的,而且天氣好好,拍照好看,走起來也很舒服。
上野恩賜公園是日本第一座公園,佔地53萬平方公尺,大概是兩個中正紀念堂。
1876年正式開園,此地原屬於日本皇室,至1924年由天皇賜與東京市,故名「恩賜」。
國立科學博物館前的大鯨魚雕塑,相當有氣勢。
此為世界知名的細菌學博士野口英世的銅像,但其實我是想拍銀杏啦~
走過噴水池,來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前,唉,我下次要留時間進去參觀,
因為館內有一個很多日劇都會拍攝到,而且很好看的樓梯,像是半澤直樹、華麗一族.......等都曾在這裡拍攝。
穿過噴水池,繼續往北走,看到今天早上第二棵紅葉,上野公園還是以賞黃葉為主。
好想參觀東京藝術大學喔,那個立入禁止的牌子真是太傷人了,只好在門口拍照留念。
舊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現在整修中不能參觀,所以這區剩下的景點是東京都美術館。
美術館的外庭園有個巨大金屬球,在這裡拍合照留念XD
當時想說最後一天早上再來好好參觀上野動物園,就先跳過,走至公園的另一端。
誰知計畫趕不上變化,這次旅行就這樣和動物園無緣了。
公園的底端有雕刻家高村光雲所作的西鄉隆盛銅像。原來本人長這樣啊!幻滅~
我的印象是日劇篤姬中飾演西鄉的小澤征悅,還以為西鄉會很帥XD
搭配銀杏好好看的一家高級西餐廳~Green Park。
最後往不忍池的方向移動,園內還蠻有高低起伏的,最後是一段不平緩的下樓階梯。
我對不忍池的印象是網友分享的賞櫻勝地,所以當我看到荒蕪一片的池塘真的傻眼QQ
蓮花池在冬天就是這樣囉(攤手),還看到一群人在這抓寶,結果打開手機是腕力而已啊~
稍作休息,搭地鐵至飯田橋站,前往小石川後樂園。
靠近庭園的地鐵出口好帥,建築猶如科幻電影中昆蟲羽翼的外型,其實這是地鐵的換氣塔。
設計師渡邊誠也以飛行羽翼暗示建築的功能和氣流有關,是有實際作用又是公共藝術的建築。
小石川後樂園還蠻佛心的,因為售票區外就有好幾棵很紅的楓葉,
不過我們還是很乖的買了門票入內參觀(~都來了~)。
此園始建於江戶時代初期(西元1629年),最初由水戶德川家興建。
建造此園時採納了明代遺臣朱舜水的意見,園內引進了円月橋、西湖堤等中國名景。
庭園也由朱舜水命名,是個到處遍佈著中國元素和風情的迴遊式假山泉水庭園。
後樂園名稱取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是日本少數同時被指定為特別史蹟和特別名勝的地方,1938年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大泉水是庭園的中心景觀,有蓬萊島和竹生島點綴其中,是比擬琵琶湖建造而成。
園區內有借景東京巨蛋和東京巨蛋飯店XD
其實應該還有其他楓葉,只是我們來晚了。
白線瀑布和円月橋附近正在整修,所以我們只能走在橋上參觀這一區。
在橋中央我看到一堆手持大砲的攝影人士,還以為在照紅葉,
原來是照這隻顏色很美的鳥(對不起,數位變焦的極限就在這了.....)。
感謝台灣的朋友幫忙拍合照,可惜相機的色調跑了,而且調不回來,楓葉好橘~
本來是這樣的顏色。
換了輕巧的相機,就必須要犧牲近拍楓葉的畫面,所以這次拍楓葉多是遠遠的拍。
哎呀,講著講著又想換相機了,難不成又要換回重的要死的相機嗎XDD?
跟剛剛是同一棵樹,不過在樹下和樹外看出去是不同的感覺。
一直說要改卻一直改不了的壞習慣~就是會只照有櫻花和紅葉的地方,結果每張都差不多。
其實枯枝有枯枝的美,綠葉有綠葉的美啊~
原來鴨子划水是一個 ” >形 ” 的水波。
小石川後樂園還有一個內庭,曾是水戶藩書院,昔日由唐門分隔,有一個自己的池塘。
現在一定不是這個庭園最美的時候,不過可以想像全盛時期應該很不錯。
以為繞大泉水一圈就逛完了,其實還有一區呢,園區並非工整的方形或圓形。
小廬山和蓮花池,蓮花池一樣是荒蕪的枯枝在裡面。
在入園處左手邊,這裡有大堰川和渡月橋,這一區還有幾棵楓葉喔!
也有模仿杭州西湖所建造的西湖之堤。
紅葉將朱紅色的通天橋襯托得格外多姿,這個角度應該是小石川後樂園的名景。
很幸運的遇到下午一點開始的「雪吊り」見學,現場看人綁繩子,
以前是為了防止冬天厚重的雪壓壞了年長又美麗的松樹,現在已經是種傳統技藝了。
雪吊り有三種綁法,兼六園式、南部式,還有後樂園使用的「北部式」。
北部式的特色是頭頂比較蓬鬆,然後底部是完整一圈,綁線跟綁線的間隔寬度很一致。
(這部份我沒有那麼確定,我是看解說員的肢體動作然後用猜的XD)
小石川後樂園
開放時間:09:00-17:00,最後入園16:30,12/29至1/1休園,門票300日幣。
這幾天算是賞楓賞的很滿意了,晚上就前往新宿吃螃蟹和逛街囉,這寫在下一篇。
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請來幫我按個讚鼓勵一下喔!
2016.東京賞楓旅系列文章: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6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