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築地市場人比較多,因為11、13、14、15日都休息,
壽司大當然就不用想了,也不想再吃第六次的大和壽司,
因此這次參考某部落客的推薦,試試看位於築地市場10號館的磯野家(磯寿司)。
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請來幫我按個讚鼓勵一下喔!
被吸引的點是這家CP值高~壽司多且價格便宜,也不用花太多時間排隊。
但吃完的感想是失望的,雖然這位部落客推薦的點都沒錯,
比大和壽司便宜1000多日幣,也只排15分鐘左右就入店,
但就是無法彌補那「特地跑到築地卻只吃到普通壽司」的失落感。
場內市場10號館在好隱密的地方,旁邊就是魚市場,我08:10到排第九個。
有各式各樣的套餐,2400-3800日幣都有,當然也有單點,營業時間:07:00-16:00。
而網路最推的就是這個每天限量30份原價5000日幣的套餐,現在只要含稅2592日幣。
店內的規模跟大和壽司很像,大約12個位置圍繞著師父,走道有比較大一些。
比較特別的是不使用壽司盤而用葉子。
上菜速度超快,入座五分鐘,七貫壽司和玉子燒都一口氣上來了。
穴子魚、白身、甜蝦、玉子燒、鮭魚、竹夾魚、扇貝和花枝,
說實在沒什麼驚喜,因為魚肉厚度偏薄,夾起壽司魚和米飯也會散開。
套餐附上綠茶和蝦頭味噌湯。
海膽和鮭魚卵有讓我開心一點,但接下來的十分鐘可就尷尬了。
怎麼算都覺得自己還有三個握壽司沒上,可是師父一臉出餐完畢的樣子。
最後只好鼓起勇氣,比手畫腳加拿我拍的相片給服務生看,才得以解決。
啊~這時候就很希望老婆在身旁,她對於這種跟店員溝通的事比較在行啊~
而我總是會怕丟臉摸摸鼻子就算了,頂多在網路寫它一筆XD
不過今天可不行這樣,因為沒上的是最貴的大TORO、中TORO和赤身啊!!
過了一會總算吃到,可惜肉質沒有很厲害,綜合以上,當然就是有點失望囉~
吃飽走景點,來東京多次,直到上一次才路過皇居,所以這次決定要去參觀皇居。
以前參觀皇居很麻煩,要事先預約,現在每天都有開放300個名額給現場遊客。
08:30開始在桔梗門前發整理券,09:50停止集合,10:00開始參觀。
我於09:40抵達ok,但會建議有興趣的遊客要更早到一點比較保險喔~
最近的車站是千代田線二重橋前駅(6號出口)或三田線大手町駅(D2出口),
但從出口還要再徒步八分鐘左右才會到,我就是少算這個,不然應該能更早到。
途經和田倉噴水公園,是為了紀念現今日本天皇結婚而建造的大噴水池,
然後於皇太子結婚時又改建成現代化公園,後方是高級的Palace Hotel。
通常早上和下午各有一場,不過今日只有上午場,運氣真好。
建議事前可先用這個網址大概看一下場次狀況喔!
另外也請攜帶護照、接受行李檢查(不能攜帶危險物品)、不能脫隊和中途離開,
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需要陪同,因為以上規定,個人覺得太小的孩子可能不適合。
雖然沒有外語導遊,但可以先下載宮內廳的App,操作方便,也有GPS定位。
我是今天第147位,之前還以為沒有人要來參觀耶,沒想到挺熱門的。
穿過桔梗門,有種好興奮的感覺,像是要來密境探險一般。
最早修建城池的是一位叫做太田道灌的武士,據傳他使用桔梗作為自己的家徽。
繼續通過內櫻田門渡櫓,來到窗明館,排隊接受隨身行李檢查和填寫簡單資料,
按照表格填寫國籍、護照號碼、姓名、住址、生日和性別。
等大家差不多都入座後,播放皇居的介紹影片,有日文和英文版,大概是以下內容~
江戶城最早建於1457年,1590年後的270年間,為德川幕府的根據地。
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和現今天皇都住過這裡,1948年改稱為皇居。
皇居面積約有115萬平方公尺(相當於4.6個中正紀念堂)。
等待時打開Pokémon,發現皇居裡面是不能玩的,至少要到東御苑才有XD
窗明館是裡面唯一可以補充飲水和使用廁所的地方,出發前會一直叮嚀這件事。
也能在此購買一些皇居限定紀念品,只是質感有點像是上個年代的產品,就沒有買。
最後我在此買了寶礦力水得和蓋了紀念章留念。
'
離窗明館最近的是舊樞密院,1921年完工。
該機構於二戰結束後廢除,現在這裡是皇宮警察總部的辦公處。
德川家曾發動全國大名,對江戶城進行維修,如果細看城內石牆上刻有家徽,
代表這是該位大名分擔的部份,像這塊就是薩摩藩的。
全程日文導覽,但App上都有對應的說明,
每一站會聽到他們用英文大喊阿拉伯數字,就可以點該數字的介紹來看。
富士見櫓位於江戶城本丸南側,曾經可以在此遠眺富士山而得名。
石牆高度15公尺,上面建築約16公尺,現在所見是1659年重建,
因為江戶城的天守閣沒有重建,所以富士見櫓變成江戶城內最代表的櫓樓。
宮內廳廳舍是宮內廳的辦公處,是為天皇和皇室宗親服務的國家機構。
這座建築在1935年完工,屋頂是孔雀石般的綠色。
當皇居官邸因戰爭被燒毀重建的20多年,宮內廳廳舍的三樓一直作為臨時官邸來使用,
因此許多重要活動曾在這裡舉行,如任命儀式、遞交國書、晚宴和天皇大婚等。
松之塔,塔身像一片大型的青松葉,高16公尺,
青松自古便有頑強生命力的寓意,象徵日本的繁榮昌盛。
塔頂上的圓環,是仿照古代遺址出土的手鐲而設計的。
宮殿東庭是個廣場,約240公尺長、80公尺寬,
每年新年1月2日和12月23日天皇生日時,均開放民眾進入這個廣場。
在這兩天,天皇和皇室宗親會出現在長和殿走廊的露台上,接受民眾的祝福,
這個廣場可以容納兩萬人,為了怕遊客跌倒,還鋪上比較柔軟的地磚。
而這後面的建築就是皇居的宮殿群,於1968年後重建,
建築理念是「親切友愛勝於威武莊嚴,簡潔明瞭勝於莊重肅穆」,
因此看起來非常的.......普通XD,裡面的建築都有其對應功能,
我們看到的是長和殿,其左手邊的玄關叫做南車寄,是迎接外國元首的地方。
圍牆內是皇家庭院,因為位於宮殿南面,又稱為南庭,是一個日式庭園。
正門和正門鐵橋,上面提到的兩個參觀日和外國貴賓拜見天皇時,是從這裡進來的。
鐵橋距離護城河水面是13公尺,在江戶時代這曾是一座木橋,
當時因為無法從直接架橋,於是在低處建造一座橋,然後再搭上木橋,因此稱為二重橋。
現在木橋已經拆除,但此處因為有正門鐵橋和皇居外的正門石橋,而繼續稱為二重橋。
正門石橋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也是一座眼鏡橋呢!
外面的遊客對裡面的遊客猛拍,裡面的遊客也做一樣的事情,覺得很有趣XD
伏見櫓被喻為皇居現存的江戶時代櫓樓中最美的一座。
據傳這座樓最初建於京都伏見城內,於17世紀時拆除並重建於此。
鐵橋和伏見櫓形成的風景,成為日本人心中皇居的象徵。
老實說皇居內部並沒有很雄偉或是吸引目光的建築,但裡面的樹木都好巨大!也很用心在修整呢~
內閣總理大臣等大官,在出國訪問後,都會在長和殿的北車寄對天皇進行問候。
而政府新組內閣時,於任命儀式完成後,首相和新內閣會在此臺階上拍照留念。
面向北車寄右手邊這座建築是豐明殿,是宮內面積最大的,是天皇用來舉辦宴會的場地。
豐明殿後面的建築稱為連翠,由於建築隱藏在許多樹木之間而得名,
是用來開茶會款待外賓的地方,賓客可從茶室裡面的窗戶望向一片翠綠。
蓮池壕是當時江戶城本丸和西之丸的分界,長約400公尺,寬50公尺。
接下來就是原路返回,參觀時間大概50分鐘,之後我想說機會難得,
於是再往前400公尺至大手門,準備參觀皇居東御苑,這部份就寫在下篇囉~
一個人的東京系列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612348
回到全站導覽: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請來幫我按個讚鼓勵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