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威尼斯人酒店住宿的感受不如預期,但他還是世界最大的酒店之一,
因此我們還是花了時間把酒店內外當成景點一樣的拍照觀光。
酒店以威尼斯為主題,由於是源自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因此澳門被視為複製版。
但這裡要講的不是說複製了一個「氛圍」,而是把整棟建築都複製到了酒店外面。
完美比例的複製威尼斯建築,如果不說,搞不好還真能騙到人以為我去威尼斯玩了呢!
(唉~真的很想去義大利威尼斯看看,有沒有好心人要贊助我QQ)
抵達的第一天遇到濃霧,而酒店建築過於龐大,要一直退後,路燈和樹就讓我漏餡了~
這是酒店的大門(靠近東翼大廳),外觀是仿「總督宮」(Palazzo Ducale)。
本尊位於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往昔為政府機關與法院,亦曾是總督的住處。
總督宮建造於1309-1424年間,現為博物館,展出描繪的威尼斯的畫作。
我google了總督宮的照片,真的長得一模一樣,很難分辨。
夜景的總督宮也很美,更加讓人不知身在何處!
聖馬可鐘樓,從這裡進入是通往四季酒店和金沙城中心的天橋入口。
而本尊聖馬可鐘樓一樣位於聖馬可廣場附近。
下半部是由磚塊構成的巨大柱狀建築,上方則為拱形鐘樓。
拱形鐘樓的上方是方形建築,外牆分別妝飾獅子與威尼斯的女性象徵~正義女神。
最上方則是金字塔狀的尖塔,而尖端上則放置了一個金色的天使加百利形狀的風向標。
夜景遮蓋了一部分,反而更加逼真和壯觀~
走到和路氹連貫公路形成的圓環,這裡可以拍酒店的全景。
面對總督宮的右手邊是嘆息橋與黃金宮(白色那棟),
本尊黃金宮(Ca' d'Oro,正式名稱為聖索非亞宮(Palazzo Santa Sofia))
是威尼斯的一座古老宮殿,被認為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美麗的宮殿之一。
因為曾經用鍍金來裝飾外牆,因而得名,本尊興建於1428年到1430年,現在是美術館。
夜間的黃金宮比較黯淡一點,背後那ㄇ字型的巨大建築就是客房區囉!
在總督宮和黃金宮之間有嘆息橋,很容易會忽略掉,要走進一點看。
本尊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是位於於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石橋。
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完工於1600年。
嘆息橋的名字是由英國詩人拜倫所取的,
「囚犯們在總督府接受審判後,從總督府經由嘆息橋走向死牢,面臨將永別俗世,
嘆息橋有如隔絕生死,從橋上窗口看美麗的威尼斯最後一眼,不禁一聲長嘆。」
酒店東北側介紹完換東南側,往鐘樓的另一側會看到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
這就是進入鐘樓後,前往金沙城中心和四季酒店的天橋之一。
本尊是義大利威尼斯三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屬於文藝復興風格,
也被稱為「白色巨象」,兩邊傾斜的橋身被引導到中央的門廊。
本尊的兩旁充斥著市場及餐廳,也是威尼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
老婆要我在這裡表演接手機,說這樣很有fu,好像有點韓劇外拍的感覺?
在里阿爾托橋上看出去的樣子,比較看不見的地方就不是有名建築啦,
這裡是機場接駁巴士和計程車的車道,但他們造型也都不馬虎,維持了一定的風格。
前往新濠天地的橋,其橋端有兩個柱子,一根柱子上是威尼斯的守護神~聖狄奧多,
另一根刻有威尼斯的另一個守護神~聖馬可的飛獅,本尊在聖馬可廣場南側附近的運河邊。
這兩根石柱在義大利威尼斯是官方城門,貴賓都從石柱中間進入城市,
而我們也是從這裡進入威尼斯人酒店,來做貴賓囉!
從總督宮進入後,經過渾天儀和酒店長廊,兩旁是高級店家,像是Cartier等級的店。
進入賭場後,遇到瑰麗堂下的Rolex往左走,
然後走出賭場後會有一區精品店(也就是威尼斯人劇場的東側、酒店的正南方),
Armani、Mont Blanc、Burberry、IWC、浪琴錶......等都在這裡。
如果往西直走穿越瑰麗堂,出賭場的旁邊就有星巴克(就是直線前往西翼大廳的方向)。
想購物或是肚子餓了,請上三樓大運河購物中心。
內設有三條水道,包括「大運河」、「聖路卡運河」及「馬可孛羅運河」,
三條運河互不相通,輪流在各自的航道穿梭,來回航程約15分鐘。
船夫多是外籍人士,依顧客的喜好,一邊掌船一邊唱歌。
運河周圍充滿威尼斯特色建築群及拱橋,讓人猶如置身於浪漫的威尼斯,享受異國風情。
美食廣場叫做繁盛街,位於三樓,方位是瑰麗堂的正西方,
也靠近酒店北翼和酒店南翼客房的電梯,住客只要搭電梯至三樓就很容易抵達。
裡面有不少選擇,像是義順牛奶公司、大利來記、盈暉燒味至尊、好好運茶餐廳.......等。
大部分的店家營業時間是10:30-22:30,有些店甚至開得更晚。
雖然省了麻煩,不用東奔西跑就可以吃到,但就是賣的比外面貴很多~
大利來記的豬扒包要65澳門幣!我無法說服自己買,因為是我昨天在勝利茶餐廳吃的三倍!
好好運茶餐廳有炒飯、豬扒飯等,價格是台灣的3~4倍,
在這外表奢華內裝異國風情的世界裡,讓我覺得在澳門要生活好困難.....
雖然很貴,但還是要解決一下基本需求,而當晚因為要看水舞間,不想要走去官也街覓食,
所以我們選了這家盈暉燒味至尊,點了一個有鵝肉的三寶飯,110澳門幣。
有時覺得自己是不是對澳門太過苛求,這樣的價格我覺得很貴,是台灣的四倍,
但如果我說這一盤飯是1500日幣,我是不是就能夠接受呢?
除去價錢,這一盤三寶飯,不論是鵝肉、燒鴨還是燒肉,都非常好吃,
吃完覺得台灣好多家燒臘店都可以收了,完全被一個美食廣場的燒臘店比下去。
讓我認真思考下次來港澳旅遊,我一定要在外面的燒臘店好好品嚐一下!
整個購物中心的天花板是一片大天幕,可配合電腦控制的燈光效果,
營造出晨昏日落的雲彩和天色,加上歐風的街道和運河,就像是真的在威尼斯逛街一般。
裡面比較沒有惡性漲價的店是2016米其林推薦的街頭小食:義順鮮奶和安德魯餅店。
義順牛奶公司由於擁有祖傳秘方,且在珠海設有專屬牧場自產鮮乳製品,
因此這裡的甜品特別香濃,香滑的口感令人無法抵抗!
所以我們當天在議事亭前地吃了一次,吃完晚餐吃了一次,看完水舞間後又再吃一次。
早上吃的是雙皮燉奶30澳門幣和薑汁撞奶33澳門幣,
這裡分別賣38澳門幣和40澳門幣,漲價幅度尚可接受。
晚上我們又吃了杏仁雙皮燉奶和紅豆雙皮燉奶、以及朱古力雙皮燉奶和冰花燉雞蛋。
除燉雞蛋是30澳門幣,其他都是40澳門幣,一整天一人花了400台幣吃燉奶真的好誇張XD
我覺得這些口味沒有什麼「必點性」,倒是不同口味能防止我們吃一整天會膩的功效。
而另外一家安德魯餅店,定價非常佛心,蛋撻居然跟外面一樣是10澳門幣一個。
但我覺得沒有比瑪嘉烈好吃,可能是因為他們賣冷掉的給我吧~
好像撻皮的層次蓬鬆度也差了一點...(第一張圖是安德魯,第二張圖是瑪嘉烈)
接下來介紹一下購物中心的地圖,先認識一下六條街和三個廣場,就比較不會迷路了。
從瑰麗堂放射出去,有貢多拉街、聖獅街、臉譜街、歌劇街、金橋街、鴻日街...等六條街。
以下就隨便挑幾家店介紹,想了解全部店家還是去要張地圖吧!
圍繞著瑰麗堂這圈有不少精品店,像是Bvlgari、Tiffany、Coach等。
臉譜街&聖獅街
安德魯餅店(870),從瑰麗堂往臉譜街方向,第一個路口右轉,在馬可孛羅運河的橋旁邊。
其他:Crocs (臉譜街860)、屈臣氏(聖獅街208)。
從聖馬可廣場出發,沿大運河前行,碰到第二座橋過橋,這裡有Sa Sa和Camper。
在貢多拉街,走到快到大運河的地方,有G2000(108)。
The Body Shop,在大運河的乘船處,從貢多拉街出發比較近(833)。
鴻日街、金橋街和鴻日廣場這區,Agnès b.:在鴻日廣場(614)。
行李箱:Rimowa(金橋街506)、Samsonite(鴻日街613)。
歐舒丹:從鴻日廣場出發比較近,在聖路卡運河的底端(961)。
Levi’s:在聖馬可廣場和鴻日廣場之間(976)。
而在購物中心最西邊,有聖馬可廣場,經常舉行精彩的表演節目,例如鋼琴獨奏、默劇等。
也因為這樣所以這裡很多人,大家互相推擠拍照,讓我很想拿相機敲愛擠人大媽們的頭。
有一個大媽還動手大力推我要我讓開,但這明明就我先來的,
我還沒照完,而且有必要動手嗎?於是我轉身對她破口大罵,她看起來有傻住吧?
事後很訝異我居然可以這麼兇狠。(還不就是他們這群蝗蟲把我逼的......)
喔~拜託你們不要來日月潭,拜託你們不要來阿里山,這樣我就可以再去了!
本尊的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是義大利威尼斯的中心廣場。
在酒店外觀所看到的總督宮、聖馬可鐘樓...等建築,實際上都在聖馬可廣場的周圍。
本尊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且開設有許多咖啡店。
很不幸的這篇文章要收在這裡,這也是我不想再入住威尼斯的原因,
每天跟這群人擠來擠去,光是看到我就煩!
外觀在怎麼好,如果旁邊遊客的水準就是如此,也就一直提醒我不在義大利,夢還是該醒...
接下來剩下兩篇,是隔天的官也街和銀河酒店半日遊,以及回程飛行記錄!
飯店住宿心得專區: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620573
遇見澳門系列文章: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600117
回到全站導覽: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