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昨晚走完聖保羅教堂+倫敦塔+倫敦塔橋+倫敦眼的紮實行程後
腳踝就一直怪怪的,回飯店貼了得生滅痛藥膏也沒效果
(這幾天每天都貼,貼到都長疹子了)
結果到了今天早上情況並沒有好轉,可能是這幾天走太多路加上舊疾復發
反正突然像扭到腳一般,只能以很緩慢的速度前進
也因為這樣本來是樹枝狀的行程,只好改成條列式,留下原本的主幹景點
有一點點不甘心,誰叫我平常運動範圍只有從家裡到上班的路程呢?
今天第一個行程是聖詹姆斯公園(St. Jame’s Park)
這個公園相當的大,周邊可是有7個地鐵站的大,這樣有了解嗎?
本來想好好地進到公園內部逛逛,但腳踝不允許><
因為西敏寺站離選定要吃早餐的地方不會很遠
出站後沿著Bridge street,背對著倫敦眼走
(順便一提,英國馬路每一段常有不同的名字,沒有一段二段這樣)
右側這是邱吉爾博物館,天氣好好,讓紅色電話亭看起來也好鮮豔
可是不到一個馬路口設計三台,是要讓魔法部的人比較好上班嗎?
在博物館右轉後就可以看到沒有圍牆的公園,因此就會很自然地走到裡面
聖詹姆斯公園有一個大湖,湖上有兩座島
其中一個叫做Duck Island,這個鴨島就位在這棟鴨島小屋的後面
仿瑞士山中的牧人小屋建於1841年,是給鳥類管理員人和倫敦鳥類學會的俱樂部使用
建築風格刻意要和周遭的政府建築不同
小屋更改過外觀和功能許多次,曾經是被沒收的腳踏車儲藏室,現在則是辦公室
太古噴泉(Swire Fountain)
感覺沒甚麼刻意經營,但是簡單的湖泊搭配幾隻鳥在水裡漫遊還蠻不錯的
這裡又有鴨園之稱,水池聚集了各種大小顏色的鴨和多種鳥類。下午三點是餵食的時間。
(可是今天看覺得鳥類好稀少)
這家餐廳就位在聖詹姆斯公園裡面
這家早餐是旅遊書上推薦的,至於值不值得喔?個人覺得噱頭比較多
雖然說坐在室外有水池相伴,不過view並沒有很好(一整個逆光刺眼)
何況也要選天氣適合的,早上十點的陽光居然快把我曬傷
Slow Roast Tomato and Montgomery Cheddar on Toast
烤番茄加高級起士放在一片麵包上,就要5.5英鎊
雖然份量有點少,但的確很有特色的一道早餐
不死心地又點了一次Full British,內容物其實和第一天早上吃得差不多,只是更貴了XD
這盤要價12.5英鎊,比第一天還貴4.5英鎊
兩個荷包蛋、培根、招牌香腸(Peyton and Byrne Sausage)、黑布丁、野蘑菇和烤番茄
不過真的要說的話,這家的Full British用料就更講究了
菜單上寫Mrs Tee’s wild mushroom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名牌香菇,但是多汁又大顆
再來要介紹一下黑布丁(Black Pudding),是豬血混和穀麥、豬肝及內臟剁碎後做成餡料,
再灌入豬腸腸衣中,做成香腸的樣子。吃起來就像是很大塊的豬血糕
(黑布丁在左下角,對不起被培根遮住了….太急著要吃所以就隨便拍)
附贈的好吃麵包和奶油
最後再加上蘋果汁和葡萄柚汁和12.5%的稅金,一個人吃了636元台幣
(今天的餐標都很高,反正快要回家就豁出去了)
遠看覺得很餐廳很像花博的夢想館….
吃完早餐後想去位於公園東北角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逛逛
跛著腳走路的我,可能因為已經逼近要發生海市蜃樓的狀態
居然以為就是這個廣場(內心暗自高興不用再走了)
還好有打開地圖推敲發現不對,要不然就糗大了
(這位是Frederick,約克公爵,1783-1827,喬治三世的次子,曾任英軍總司令)
Graspan Memorial,皇家海軍為在1899-1900於南非和中國戰死或罹難的同袍們所立的碑。
(X!不就是八國聯軍的時候嗎?)
海軍部拱門(Admiralty Arch)因連接舊海軍部而得名。雖然名字是Arch,其實為一座樓。
在樓內辦公的有內閣辦公廳和首相策略處。愛德華七世建造的,以紀念維多利亞女王。
上方是拉丁語銘文翻譯:「王愛德華七世十年:臣民感維多利亞女王之恩而立:1910」。
我到了特拉法加廣場了,可以原諒我為什麼之前會認錯嗎?
而且這附近的紀念碑超級多”根”的
這位是海軍將領尼爾森(Admiral Nelson),在1805年對抗拿破崙的特拉法加戰役中殉國。
昨天在聖保羅教堂有看到他的墓
特拉法加廣場也是遊行示威和慶祝新年的主要場所之一。John Nash在1830年的作品。
國家藝廊在廣場的北邊,是全球最佳的繪畫美術館之一,算是這趟的遺珠囉!
廣場上有倫敦奧運的倒數鐘,此時還有478天
這趟的交通遺珠:沒有搭露天觀光巴士,也沒有搭到紅巴士
快11:00am,回到林蔭大道(The Mall)
沿著這條路上都有皇冠的路燈,告訴你白金漢宮要到了
在Horse Guard Road上真的遇到了Horse Guard~穿著實在是太帥氣了
自己拍的小短片,馬蹄聲和配件聲聽起來很威
從這時候開始就發現人潮慢慢地聚集,而且都是旅行團式的居多
這群妹妹後來走在我後面,一群人邊走邊唱,像極了美式電影裡高中妹會做的事
不過唱的歌居然有一首是my heart will go on(你們那時才3歲吧?)
林蔭大道目前是枯枝狀態
不過面相白金漢宮的左側,還是可以看到綠油油的聖詹姆斯公園
公園在1532年被英王亨利八世指定為倫敦第一個皇室公園,
19世紀初在John Nash美化之下,成為倫敦市中心最美麗的公園。
你可能會納悶為什麼有椅子不坐,要躺在草地上呢?
因為這種椅子要錢啊!
從18世紀以來就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遊客,雖然不貴,但卻變成公園座椅須付費的現象。
大概11:13分左右,從Marlborough road,走出了一小隊樂隊和士兵
由騎馬的警察負責開道
後方的建築是聖詹姆斯宮(St. James Palace)的一部分
據說兩位王子住在這,不知道結婚後是不是還是一樣?
非常詭異的組合,四小鼓、一大鼓、一鈸、六隻短笛…..
以短笛殺傷力如此強大的樂器來說,齊奏還可以有這樣的音準算很不錯了
衣服和小鼓好漂亮!
有拍短片請觀賞~如果仔細看可以看到吹短笛的屁股上還綁有小號耶
仔細看,高矮胖瘦都有耶…..
然後遊客們就開始追逐這個隊伍了,當然跛腳的人是沒有這個權力的...
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建於1911年。紀念碑的基座由2300噸大理石構成。
中心的主碑底部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坐像和正義和真理天使的雕像。
頂端是勝利女神和兩個侍從像。
整個紀念碑的裝飾注重航海主題,與林蔭大道(The Mall)另一端的海軍部拱門呼應。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旗幟是英國國旗,表示今天女王不在家。
建於1703年,前身為白金漢屋(House),是白金漢公爵的私人宅邸。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遷居於此,自此成為英國皇室的居所,又是John Nash改建的。
最早並不對外開放,自從溫莎古堡在1992年11月發生火災後
藉由參觀白金漢宮的門票收入來整修城堡。不過今天沒開,通常只有暑假才會開
衛兵交接,只有5~7月是每天,其他月份隔日舉行。
人潮眾多,若想要欣賞衛兵交接的儀式,你需要很早就過來趴在白金漢宮的鐵欄杆上面。
不過若只要看遊行的話就輕鬆很多啦~尋找圓環四周並且前面沒有很高的阿斗仔即可
這邊是我拍的短片,等到樂隊靠近才開始墊腳拍~
這時候就覺得單眼相機真的很省事…該去買一台嗎?
由於曾在當兵時吃了一年的飯,因此對於別國軍樂隊蠻有興趣的
故且不論吹奏的如何,光是服裝配件就很值得來觀賞
眼睛應該已經看不到路的指揮
第一排~長號X5,覺得小譜架真的很適合這個樂器
第二排~小號X5
第三排怎麼中間少一個人
第四排也少一個人,而且把長號放在打擊組裡幹嘛
第五排是相當妙的組合,bE Alto SAX x2+法國號+bB Tenor SAX+OBOE!
室外OBOE感覺好辛苦
第六排兩個短笛加兩個豎笛加一個走路工(好歹也拿個樂器嘛)
第七排五支豎笛,原來豎笛的譜架是夾在Bell的地方
可是這樣要看的到譜,眼睛也要很好
看到最後有點想唱,娃娃國 娃娃兵 “黑”髮藍眼睛~~~
然後慢慢等待人群散置可以走路的狀態 ,
今天我的觀賞位置是在聖詹姆斯公園的另外一端,這座島是West Island
照這位大叔是因為實在太無聊了,明明遊行隊伍過去超久的就是不讓我們過馬路
害很多觀光客都以為還有遊行在那裏傻傻地看
結果等超級久的啥都沒有經過,然後又放行了,真是又熱又擠><
好不容易卡到一個白金漢宮很偏遠的角落,裡面正在交換衛兵囉
全程還蠻久的,所以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補位,等待前面的人看累了換你看
(兩邊黑黑的是欄杆啦)
不過這邊不能等啦!訂好米其林餐廳就要遲到了~
下一篇是平價米其林美食和西敏寺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
按這裡回到倫敦自助懶人包: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687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