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很想盡力的起床,但就算是睡到九點還是相當疲累
整理好行李,check-out,搭乘地鐵至中環站
走路到香港站寄放行李也是10:20的事情了
其實大可預辦登機,但我不想把筆電託運,也不想背著兩公斤筆電去逛景點
只好出此下策,還好這裡寄物不貴
位於快線香港站出口B2這邊有寄物服務,三小時內40港幣,大於三小時至24小時55港幣
解決完行李後,再走回中環站坐車至金鐘,海安咖啡的早餐行程就被我刪掉了
從金鐘站出發,出口C1或F都可以,反正要記得穿越太古廣場
不要懷疑!明明是要去公園卻還是要經過百貨公司,進去後跟隨指標前往手扶梯
路過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後你就到了香港公園的大門
進入大門後是美美的噴泉
香港公園:耗資3億9千8百萬港元,佔地10公頃,
大概半個中正紀念堂,位於前域多利兵房的上半部。
1979年域多利兵房的下半部用作商業用途及政府樓宇,其他部份發展為公園。
座落金鐘山坡,地勢相當陡峭,原有的樹木在興建公園時,大部分被保留,
部分更列入「古樹名木」名冊,由私人、公司或團體贊助,獲得特殊照顧保育。
整個園區地勢真的很陡峭!!!
這座20米高的鐘樓,鄰近東面正門,是公園的焦點標誌。紀念香港公園落成。
舊三軍司令官邸
原址是建於1846年的司令總部大廈,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築。
曾有大幅英國旗幟而亦稱「旗杆屋」,是前英軍總司令辦事處及官邸,
於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198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現為香港藝術館分館,存放中國各朝代的茶具文物。
今天休息~(週二休)
人工湖
奧林匹克廣場
階梯也未免太多了些!最後一天爬這些讓我新年假期動都不想動
霍士傑溫室:以前市政局主席霍士傑命名,全東南亞最大,內有2,000多種植物。
分為「展覽廳」、「旱區植物展覽館」及「熱帶植物展覽館」3個場館
展覽廳讓我有來到花博的錯覺
「旱區植物展覽館」最高溫度達攝氏33度,相對濕度60%,保持著炎熱乾燥的環境,
有仙人掌、肉質植物、澳洲本土植物和來自乾旱地區的植物
「熱帶植物展覽館」裝設自動製霧系統,在玻璃屋罩頂下面形成一層浮動水氣,
透過自動加熱和冷卻系統,溫度維持在攝氏23度至33度之間,
有來自南非、東南亞和美洲不同品種的鳳梨、蕨、葵、食蟲及森林賞葉植物。
雖然溫室同時製造出熱帶雨林及沙漠的氣候,
但特別設計的氣槽會輸出清涼空氣,使人感到涼快。
可可樹的旁邊就是這種氣槽
從溫室下山後還會經過瀑布
華福樓:已婚英軍軍官宿舍,於1991年改為觀鳥園教育中心。
雀鳥展覽區:設有三個展覽籠。只算拍到了紅腹錦雞
尤德觀鳥園以尤德爵士命名,坐落在香港公園南面角落的一個天然山谷上,
佔地3,000平方米,上蓋的最高點與山谷底部距離30米,
模擬熱帶雨林環境,內設有一條高架行人道,
觀鳥園展示了產於馬來群島90個品種超過600隻雀鳥。
在公園內居然有一個免錢的觀鳥園還蠻不錯的~
有不少人帶著重砲來拍鳥,在這裡請大家忍耐小DC的畫質
黑頂吸蜜鸚鵡
不知道,官網圖鑑沒有。鳥兒:我不是主打星T_T
鴿子or鳩?
不知道,啄木鳥?重點是拍到它在吃飯
不知道…但右邊紅色的鸚鵡好像我家以前養的愛情鳥
澳洲鵜鶘
長冠八哥
不知道,門口前的最後一支
真的很多鳥飛來飛去,讓我有點小小擔心鳥糞的問題,還好沒事
鳥瞰角是一座30米高的塔,有105級梯級,
塔頂設有觀景台,可供遊人俯瞰整個公園。
還有牌子告訴你爬到一半是不能休息的,轉啊轉啊
有點頭暈的到達,不過幫大家把四面都照過一次了,其實個人覺得不值得爬><
藍色那區教堂是聖若瑟教堂和聖若瑟學院
俯瞰觀鳥園
中銀大廈、力寶中心和海景
霍士傑溫室
回首剛剛走過的路
下完樓後感覺膝蓋有不舒服......
卡素樓:前身是舊域多利軍營卡素樓,建於1900年左右,
日軍侵港期間大樓曾遭猛烈轟炸,戰後才得以重新修復。
1979年英國軍方將域多利軍營交還香港政府,卡素樓則於89年改建為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卡素樓樓高三層,為愛德華古典復興風格建築。
現時卡素樓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週二休!
沒想到這樣走馬看花也過了一個小時
從視覺中心這邊出口出來就是花園道纜車站耶,順便來一張昨天15C下車處的照片
在香港公園, 紅棉路(壁球中心外)搭公車,可搭乘103、23、3B
準備前往下一個景點:香港大學
按這裡回到一個人的香港遊記:http://sultt.pixnet.net/blog/category/1467325
按這裡回到全站導覽地圖: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8104259